(新山23日讯)近来金马伦的蔬菜产量严重过剩,菜农们丢弃上百吨蔬菜的新闻让不少人大感震惊,而最近异常炎热的天气正是造成这现象的其中一个因素。而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探悉,柔佛地区的菜农也同样面对天气炎热造成蔬菜产量过剩,菜价暴跌的问题。
林仕伟:部分菜价稍微回升
马来西亚菜农总会会长林仕伟在受询时表示,面对产量过剩问题,柔佛州的菜农们则采取了减产措施。
ADVERTISEMENT
他指出,柔佛州在华人农历新年前一直有下雨,农历新年后就转换成炎热干旱,这样的天气让菜农种植的蔬菜迎来丰收,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让菜价暴跌,再加上华人农历新年过后不久遇上斋戒月许多小贩暂停营业,蔬菜卖不出去造成市场供应过剩,加剧菜价下跌。
他指出,蔬菜需要阳光和水分进行光合作用才能生长,现在菜农多数都备有水源来浇水,蔬菜在阴天缺少阳光就会长得比较慢,所以阳光是决定蔬菜产量及生长快慢的主要因素。
“虽然炎热的天气会增加蔬菜光合作用的时间,但是菜农还是免不了会担心持续太久的旱天会影响水源供应造成供水不足,或者蔬菜因为暴晒成长较慢。幸好柔佛州在开斋节后开始陆续下雨,稍微缓和了炎热的天气。”
他说,最近的菜价有稍微回升了一点,但是不是每一样蔬菜的价格都会上涨。之前的产量过剩导致菜价比平常下跌了50%。
黄瓜收成快 价格波动大
他举例,黄瓜因为收成快,所以价格波动也较大,比如一个星期的价格下跌至逾1令吉,在下个星期又涨回2令吉左右,最糟糕的时候甚至一箩50公斤才5令吉,平均1公斤才10仙。
他表示,除非遇上长命雨的天气,令蔬菜产量减少才能缓和目前的菜价,否则蔬菜的价格很难回弹。
而另一个造成蔬菜产量过剩的原因源自于政府在2022年批准引进合法外劳,导致现在劳动力充足,也是造成蔬菜产量过剩的另一个因素。
他期待菜价下跌的情况能够逐渐好转。毕竟,菜农们已经忍受了数月之久的困境,特别是那些在疫情期间因失业而转而投身种菜的“新手”。这些人在外劳短缺的情况下,曾在行管令期间赚取了一些菜价上涨时的利润,但现在他们不得不面对由菜价暴跌带来的亏损,因此很多人选择了转行。那些能够坚持下去的,大多是有一定积蓄的老菜农。然而,他们也只能通过减产来减少损失。
预冷真空技术保鲜
对于炎热天气对采收后蔬菜保鲜时间的影响,林仕伟表示,现在有了预冷真空技术,叶菜类在早上太阳还没出来就采收,然后接送往工厂预冷降温,让蔬菜进入“冬眠”后再包装。
他指出,通过上述处理方法,蔬菜在7至8摄氏度的温度下能够长时间保存。因此,许多超市会采用这种方式来处理从菜农那里采收回来的蔬菜。而那些没有经过处理的菜,如果在当天采收但无法在同一天售完,第二天叶子就会开始出现皱纹,因此需要丢弃并重新购买新的一批菜。
对于是否有菜农会因为天气因素而转种较耐旱的菜类,他说像种植菜叶类需要铺盖遮阳网,而种植藤瓜类的需要搭建让植物攀爬的架子,所以菜农并不会转种另一类种植方式的菜类。
“像种植黄瓜的菜农会轮种苦瓜、菜豆等瓜豆类,而不会考虑换种需要铺盖遮阳网的菜叶类。”
吕振明:须规划菜园播种面积
在乌鲁地南种植蔬菜的菜农吕振明指出,天气炎热会造成水源减少,他必须要规划菜园播种的面积不能全部下种子。另外在缺水情况下种下去的种子发芽情况也没那么好。
此外,他还提到,天气炎热也导致虫害比以往更为严重。例如,菜蛾从产卵到孵化成幼虫通常需要5至6天,但在炎热的天气下,这个过程可能只需3天。由于害虫孵化时间缩短,它们也更容易适应菜农喷洒的农药,这使得菜农在应对虫害时感到手足无措。
提到天气对产量的影响,吕振明说平时一英亩的菜园可以收成4至5吨,现在在天气炎热又水量充足的情况下,可以收成6至8吨的蔬菜。而像苋菜、菜心、蕹菜等叶菜类因为产量很好,所以价格相比其他种类的跌幅也最大。他本身也会向其他菜农购买黄瓜、羊角豆及苦瓜等瓜豆类来售卖,因为产量好所以价钱也很便宜。
“现在的菜价不像之前雨季时卖到10多令吉,大多是3至4令吉,或者一些菜商是一个塑料袋装满卖2令吉。”
他说,菜价下跌加上高昂的成本,导致菜农的收入大幅减少,甚至有些人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无法盈利。有些园主选择将生产工作承包给工人,如果产量较好,利润就归工人所有,这样消费者能够购买到价格便宜的菜,但园主自己却无法获利。
菜价下跌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不过,炎热天气也能让蔬菜吸收足够的营养,采收后的保鲜时间也会更长。吕振明指出,雨水会带走更多的肥料和养分,蔬菜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就更容易遇上叶病及菌类病,采收后的保鲜时间也更短。
他认为,近期的雨量能够缓解之前炎热导致的缺水隐患,但是菜价下跌的情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除非出现持续1至2个星期的恶劣天气,如连续的雨天,或者干旱和高温天气持续两三个月导致水源短缺,菜农不得不减产,又或者虫害失控严重影响产量,否则菜价很可能仍将维持在低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