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人文足迹

|

这些人,那些事

|
发布: 5:53pm 24/03/2024

彼咯

吗咯

木咯

彼咯

吗咯

木咯

【這些人那些事】彼咯昔縣榴槤之鄉   村民獨愛“嗎咯”情懷

报道、摄影:黄胜龙(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柔︰这些人这些事︰百年悠悠,彼咯村民的“吗咯”情怀
“我的家鄉”拍照打卡熱點、廣西會館、馬華新村支會和基督教長老會建築物都以“彼咯”命名。

新村(Bekok)是昔加末縣南端的一個新村,也是昔縣的榴槤之鄉。

走在村內的大街小巷街道上,可見村委會、鄉團等組織的招牌,多都把當地地名注為“彼咯”。

ADVERTISEMENT

擁百年曆史華小和義山

然而,當地擁有百年曆史的華小和義山,卻使用彼咯的舊稱即“嗎咯”迄今,也有一間客家文化館和民宿以“嗎咯”為名。

此外,很多村民迄今仍習慣稱呼村名為“嗎咯”,而不是村外人士常稱的“彼咯”。

彼咯的另一舊稱為“”,當地村民目前使用福建話、廣西話、廣東話或客家話時,也習慣以此翻譯,例如福建話的“bok kok”、廣西廣東話的“muk kok”。

柔佛東甲的木閣(Bekoh)與彼咯的讀音高度相似,國文寫法只有一字之差,因此兩地者常被誤為同一村。

本期大柔佛社區報的《這些人那些事》將帶讀者,透過當地人的口述,回顧“嗎咯”的情懷。

柔︰这些人这些事︰百年悠悠,彼咯村民的“吗咯”情怀
嗎咯舊義山大伯亭旁,一座制於1925年的“嗎咯中華義冢”碑文,寫明當地地名為“嗎咯”。
陳建發:彼咯後期才使用

新紀元大學學院中華研究博士生陳建發在彼咯做田調時,在舊義山大伯亭旁發現一座制於1925年的“嗎咯中華義冢”碑文,寫明當地地名為“嗎咯”。

他對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說,他在彼咯訪問時,也發現前輩習慣稱呼當地為“嗎咯”,而不是彼咯。

他表示,他查看舊時的中文報章時,發現慣用地名有馬咯、嗎咯、彼咯、木咯、美谷等,而最常用的地名為彼咯,不過是在較後期才使用,反之在緊急狀態前,則較為頻密使用嗎咯。

“根據其他文獻,亦見Bekok地名的音譯琳瑯滿目。不論如何,最重要的依據應該回到‘地方知識’,即當地人的習慣及文化結構。”

柔︰这些人这些事︰百年悠悠,彼咯村民的“吗咯”情怀
陳建發︰當地華小及義山石碑,皆以“嗎咯”取名,可見當地人更通用這一地名翻譯,而這與早期嗎咯以福建人為主有關。

他表示,當地華小及義山石碑,皆以“嗎咯”取名,可見當地人更通用這一地名翻譯,而這其實與早期嗎咯以福建人為主有關。

以下是他整理彼咯地名的資料。(1﹚美谷(又名三合港)︰馬來半島商埠考(林穆群,1923)、(2﹚美谷︰南洋埠名(譚俚夫,1923年)、(3﹚馬谷︰柔佛中文地名(Chinese Place Name in Johore,J.V.Cowgill,1924)、(4﹚彼咯︰南洋國州府華僑商埠交通錄(高夢雲,1928)。(5﹚瑪谷︰僑民學校調查錄(1935)、(6﹚馬咯︰英屬馬西亞概覽(劉煥然,1935)、(7﹚美谷︰南洋年鑑(傅元潤,1939)、(8﹚彼咯(三合港)(嗎咯)︰南洋華僑便覽(潘醒農,1939)。

柔︰这些人这些事︰百年悠悠,彼咯村民的“吗咯”情怀
1948年,嗎咯華僑公立學校,學生在遊藝會上表演“旗語”。
蔡進福:紀念原名    文化館取名“嗎咯”

嗎咯客家文化館館主和嗎咯民宿東主蔡進福表示,由於“嗎咯”是當地的原名和通俗叫法,因此他在2010年開設文化館和民宿時,以“嗎咯”命名。

他表示,直到現在仍有很多人問他,為何不是用“彼咯”為文化館和民宿命名時,他解釋是要為了紀念當地的原名。

柔︰这些人这些事︰百年悠悠,彼咯村民的“吗咯”情怀
蔡進福︰開設客家文化館和民宿時,堅持以“嗎咯”命名,以紀念傳統的地名。

他說,當地擁有百年曆史的華小,從創校迄今都叫“嗎咯小學”,因此他認為“嗎咯”才是真正的地名。

他表示,村民這100年來也習慣把村名念為“嗎咯”,因此他在“堅持嗎咯”、把根留住和傳承精神下,就把他經營的客家文化館和民宿以“嗎咯”命名。

他說,他和兒孫們使用華語交談時,習慣用“嗎咯”而不是彼咯,來稱呼當地的地名。

他說,當地客籍人士用客家話念地名時,會念為“木格”(muk kok)。

柔︰这些人这些事︰百年悠悠,彼咯村民的“吗咯”情怀
“嗎咯”是當地的原名和通俗叫法,因此蔡進福在2010年開設文化館和民宿時,以“嗎咯”命名。
葉蘇星:村民習慣    學校沿用“嗎咯華小”

嗎咯華小董事長葉蘇星表示,一些人士會把當地的華小名字,誤念為彼咯華小。

他說,由於村名叫彼咯,校名卻叫嗎咯,因此迄今仍有人特別是外坡人士,向他求證到底是彼咯華小,還是嗎咯華小。

他曾聽聞村內前輩透露,由於絕大部分會館組織都已使用“彼咯”,因此曾有人提出欲把嗎咯華小改為彼咯華小的看法。

柔︰这些人这些事︰百年悠悠,彼咯村民的“吗咯”情怀
葉蘇星︰由於村名叫彼咯,因此有人把嗎咯華小,誤植為彼咯華小,或向我求證校名的寫法。

他說,由於這項看法當時沒有獲得大多數人的支持和同意,因此當地村民繼續使用嗎咯華小迄今。

他表示,相對彼咯新村的中文念法,目前村內華裔比較習慣,用“嗎咯”來稱呼村名。

他說,當地村命的國文寫法為Bekok,而他曾聽原住民說過,早期原住民稱彼咯為Bokok,這與早期村民把村名稱為“木格”相符。

柔︰这些人这些事︰百年悠悠,彼咯村民的“吗咯”情怀
過去一百年來,彼咯新村的華小,名為嗎咯華文小學。
柔︰这些人这些事︰百年悠悠,彼咯村民的“吗咯”情怀
“百年慶,嗎咯情,愛校心”,嗎咯華小準備歡慶創校百年週年。
柔︰这些人这些事︰百年悠悠,彼咯村民的“吗咯”情怀
1924-2024,嗎咯華小,百年校慶。

鄭振裕:慣用華語“嗎咯”念村名

彼咯福建會館會長鄭振裕表示,當地閩籍人士使用華語交談時,習慣以“嗎咯”來稱呼中文地名,而用福建話時則用“木咯(bok kok)”。

他表示,雖然村內絕大部分招牌都註明為“彼咯”,不過他從小迄今和村民用華語溝通時,都習慣用“嗎咯”來稱呼村名。

他說,“木咯”是舊時其中一個村名,用福建話來唸則為“bok kok”。

柔︰这些人这些事︰百年悠悠,彼咯村民的“吗咯”情怀
鄭振裕︰村民使用福建話時,以“木咯(bok kok)”來稱呼地名。

彼咯廣西會館財政劉忠成表示,當地村民使用廣西話交談時,仍習慣把村名念為“木咯”(muk kok),惟用華語時就用“彼咯”。

他表示,“木咯”是當地早期其中一個地名,而使用廣西話的村民,把它念成“muk kok”。直到今天,亦然如此。

他說,祖籍廣西的村民使用華語時,比較常用“彼咯”來稱呼新村名字,例如:“您幾時回來彼咯?”

柔︰这些人这些事︰百年悠悠,彼咯村民的“吗咯”情怀
劉忠成︰“木咯”是早期其中一個地名,使用廣西話的村民,迄今仍把它念成“muk kok”。
江龍生:廣東話念為muk kok(木咯)

彼咯高州會館會長江龍生表示,他使用華語時習慣用彼咯來稱呼地名,而用廣東話時則念為“muk kok(木咯)”。

他說,該會館上世紀40年代的一些記錄簿,就以彼咯來稱呼當地村名,例如“彼咯高州同鄉會”。

柔︰这些人这些事︰百年悠悠,彼咯村民的“吗咯”情怀
江龍生︰使用華語時慣稱為彼咯,而用廣東話時則念為“muk kok(木咯)”。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