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無論傳統或社交媒體,我們都經常能讀到馬幣屢創新低的新聞。馬幣近期更是創下26年來的,目前已接近亞洲金融風暴時的水平,相信柔佛州人民及越堤族對此感受深刻。
ADVERTISEMENT
輸入型通貨膨脹使馬幣貶值,對老百姓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尤其我國長期面對糧食自給率不足的情況,其後果更加明顯。
森那美產業董事經理拿督阿茲米爾近日表示,令吉兌美元每下滑1%,建築成本將增加0.15%至0.25%,最終房產價格預計也會調漲。
但是,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數據,2024年1月我國的通脹率連續第3個月維持在1.5%的低水平,而人民真實的感受是否一致,則見仁見智。
其中原因相信是因為高度受政府補貼的食品及交通運輸領域佔了我國通脹率計算極高的比重,分別為29.5%及14.6%。去年我國總補貼金額逾800億令吉(2023年國家總收入約為3000億令吉),大部分用在汽油及各種家庭必需品的補貼。
通過補貼(包括現金援助計劃)來維持低通膨水平,需要政府通過稅收或其他手段來增加收入。單是今年,1月1日已開始實行網上購物低於500令吉的低價值商品銷售稅;3月1日服務稅將從6%上漲至8%,且擴大徵收範圍;5月1號則是奢侈品稅開跑。
另外,水電費等也已宣佈調漲,到頭來,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依舊是人民,尤其是拿不到政策或現金援助的中產階級買單。
銷售和服務稅(SST)本質上是一種最終稅,企業無法對所繳納的進項稅部分獲得減免,只能層層疊加,並轉嫁給最終的消費者。即使是豁免徵稅的物品或服務,生產過程總會經過運輸或其他被徵稅事項,並反映在最終銷售價格中。
另一方面,政府也宣佈逐步合理化補貼。不管過程如何,預計都會為人民帶來另一波生活成本上漲的壓力。
或許,聯邦政府是時候認真探討,重啟全球160多個國家實行的消費稅(GST),並改善之前面對的退稅緩慢問題,而不是實施各種新稅務或調漲其他項目來緩解國庫空虛的窘境。
上述情況若持續,人民擔心生活成本持續上漲而減少消費,甚至不惜影響生活質量,整體經濟流動性下跌,企業家減少開銷或裁撤員工,可能會形成惡性循環,打擊各行各業。
在這烏雲密佈的情況下,政府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除了一般的信心喊話,更重要的是為我國經濟引導方向,創造發展契機,以實際行動提高國內外投資者對於馬來西亞的信心。之前提出的各種制度改革也需儘快提上議程,並明確通知相關步驟,讓人民或涉及利益方早做準備。
我認為在缺乏新的經濟催化劑的情況下,或許曙光就在柔佛。就在本週,州政府團隊和首相安華會面,提出了我們相信能改變柔佛經濟面貌的近21項政策或計劃,包括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柔佛特別金融區、南北大道及士乃迪沙魯大道擴寬計劃、6項防洪工程、3項修建醫院及相關提升工程、3項關卡提升工程,柔南交通疏導計劃以及4項供水及管道工程。
我們相信通過明確的政策,配合各種實體工程,國內外投資者將聚焦柔佛,直接或間接帶動國家經濟,協助人民面對各種挑戰。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