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25日訊)從巔峰期逼近6000名學生到人數暴跌四倍,新山士姑來國光華小(又稱國光一校)今年3月10日新學年,正式“告別”長達38年的雙班制,落實單班制!
新山士姑來國光華小家教協會主席蔡家輝今日接受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專訪時透露,1986年皇后花園及鄰近的住宅迅速發展,人口激增,國光華小學生人數從1982年的640名暴漲至3000人,董事部擴建校舍,實施上下午班制,以應付龐大的學生人數。
ADVERTISEMENT
“1997年是巔峰時期,每一個年級共22班,從A班到V班,每班約46名學生,甚至一度被譽為全馬最多學生的華小。”
“我是1998年的應屆畢業生,我的校友剛好就讀V班。”
他坦言,試想想每一個年級約1000名學生,6個年級學生共用一所學校,校內有兩個大食堂,學校必須把一、二、三年級學生為下午班;四、五、六年級學生則上午班。
華小增加分散學生來源
他說,隨著國光二校的啟用,附近一帶越來越多華小及建造新花園區,國光華小學生人數已逐漸減少。
2011年新學年學生人數跌破4000人,來到3771人;2016年學生人數下滑至2977人;2020年的學生人數為2000人。
人數下滑至1500
意想不到的是,近40年後的2024年,學生人數下滑至1500人,與去年人數持平,教師人數為88名。
“教育部把國光華小劃分在皇后花園區至四樓(組屋區)成熟的老區,大部分居住的人是樂齡人士,加上附近有許多華小,已分散了學生來源。”
對此,他表示,家協去年舉行改選時,討論實施單班制的可行性,後來也通過改為單班制的議程,家長們也紛紛贊同實施單班制。
“耗時一年的時間做準備工作,包括向教育部提出申請及提升硬體建設等安排。”
蔡家輝:提升硬體 整頓課室
為了全面落實單班制和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家協趁學校假期積極提升硬體設施,重新整頓課室的基本設備。
蔡家輝透露,家協從去年12月開始粉刷課室,同時添購600套新的桌椅,取代學生的木桌子外,也會在開學前,所有課室完成安裝觸屏熒幕。
“600套新桌椅當中,有300套是由柏伶區州議員劉鎮東報效,另外300套則由家協的資金撥出。”
他表示,部分校舍的屋頂已生鏽,家協也趁學校假期,安排人手進行粉刷工作。
單班制7優勢 吸引11人轉校
校方於今年1月9日透過臉書公佈“2024/2025年進行單班制通告”,蔡家輝形容,消息一出,不少家長紛紛致電詢問單班制的細節,如上學時間從星期日至星期四,從早上7時30分至中午12時50分等。
“截至今早,2個月內共有11名來自其他華小的學生,選擇轉校到國光華小。”
他也向記者分享,單班制的7大優勢。
1. 減少家長載送趟次
2. 紓緩士姑來交通
3. 學習時間
4. 學生“大家庭”
5. 校方可提升學術與非學術水平
6. 行政會議不影響上課時段
7. 節省學校用電量
他指出,倘若一戶家庭有2名或以上孩子,採取上下午班制,負責載送的家長一天必須來回學校至少3趟。
他舉例,早上載送高年級孩子上學後返家,中午時段載低年級孩子提早到學校,在校外等候接上午班的孩子放學回家,下午又再次回到學校接下午班孩子下課。
他說,也因為雙班制,家長中午時段停車等待,士姑來區交通非常繁忙,如今實施單班制,就能大大減少家長載送的趟次和交通擁堵的情況。
“雙班制時期,許多家長早上會送低年級的孩子到安親班,中午才安排送到學校上課,其實在安親班已消耗精力,或多或少也會影響在學校讀書的專注力。”
他表示,低、高年級學生因上下午班很少有交集,唯一接觸的機會則是課外活動;一旦落實單班制,低和高年級學生一起上下課,一起出席週會,如同一個大家庭。
他說,高年級的學生可扮演大哥哥大姐姐的角色,幫助低年級學生,互相交流與溝通。
課外活動不再侷限於週六
蔡家輝披露,學校方面目前有32項課外活動,單班制實施後,課外活動不再侷限於星期六,可安排在星期日至星期四放學後進行,不影響學生的上課時間。
“我相信無論在學術與非學術方面都能進一步提升水平。”
與此同時,他也表示,從前雙班制時期,校方的行政會議,上下午班的教師們都必須出席會議,而會議時間安排在中午時段,有時會影響教師的上課時間,最終被迫尋求代課教師的幫忙。
他相信,圖書館、食堂及公共設施等,因雙班制必須全天用電,相信改為單班制後,學校的耗電量會相對地減少。
家長潘進寶(38歲):
幫兒子轉校 方便載送
我與妻子育有3名子女,分別是10歲長女(四年級)、8歲兒子(二年級)及6歲幼女(幼兒園)。
去年長女和兒子就讀國光二校下午班,今年長女開始升四年級就變成上午班,兒子則必須留在下午班。
我看到報章和國光華小臉書刊登單班制通告後,趁學校假期便到柔州教育局辦理兒子潘子淵的轉校手續,一來方便載送,距離國光二校不遠,二來則是學生人數變少,教師也能關注兒子的課業。
我今天特地帶孩子們辦理轉校手續,處理作業簿、提前認識班級主任和熟悉校園環境,此外也想詢問校巴的資訊。
“我身邊的朋友和妻姨也有意幫孩子轉校到單班制的華小。”
從 光輪 南益 再易名到國光
“國光”的前名為“光輪”,要追溯光輪小學的歷史並非易事,根據口述歷史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已創校,早在1929年間,鄭荊倫與鄭荊召把黃梨廠出售給南益公司,光輪小學第一次易名為“南益小學”。
直到1967年受教育法令的影響,南益小學第二次易名為“國光小學”,以表彰李光前及其父親李國專對教育事業的巨大貢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