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鑾23日訊)新村基礎建設從無到有,從修建溝渠到開闢新道路,每個工程背後都包含著無數人的努力,其中不乏村長及村民們的默默付出。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本期的《今日面譜》,要介紹葉陶沙村前村長劉桄僖,聽他闡述過去當村長時的點點滴滴,也聽他訴說如何與村委會成員合作,提升村民的生活質量。
ADVERTISEMENT
葉陶沙村在福建話裡稱作“豆沙村”,早年村裡的路都是紅泥路,每逢下雨天,村內的大部分路段都被紅泥漿佔據,令出行的村民帶來困擾。
“中學時期的某個雨天,村內道路都鋪滿紅泥漿,我從學校回家,在靠近如今的民眾會堂路段被紅泥漿絆倒,爬起來後,全身都是紅泥漿,於是當時便下定決心,有一天要改變整個新村。”
劉桄僖自小在該村長大,因一次跌倒,他立下心願,希望長大後能改善新村基礎建設,讓村民有更好的居住環境,這個心願成了他日後源源不絕的動力來源。
他於2004年受委為葉陶沙新村首任村長後,便與村委會商討及策劃,向有關當局申請開闢新路段、接通及加寬道路、修建溝渠、興建民眾會堂及提升排水系統等工程。
劉桄僖指出,上任後的第一個目標是設立民眾會堂,方便村內各個組織舉辦活動,讓村民有個聚集地。
“但首先要搬遷原址上的兒童遊樂場,才能興建民眾會堂。經歷幾番曲折,最終獲得市議會及相關單位的批准。”
此外,村內7個地區逢雨必災,令劉桄僖印象較為深刻的是2006年的大水災,村內低窪地區幾乎都被水淹沒,水位高至腰間,其中一對夫婦把孩子放到櫥上,但卻遲遲不肯離開屋子。
“雨下了36個小時,我聯同軍方代表乘坐快艇到村裡勸說村民,並載送他們到附近的平民華小。當時數日不寐,在校園內照顧受水災影響的村民。”
經過此次水災後,他與村委會商議,致函相關部門,希望他們每年清理河床,加快排水速度,減少水災發生的機率。
他補充,當時村委會也發現,自從平民華小草場及停車場建成後,山上的樹木減少,下雨時山水會流到村民的屋子裡,造成嚴重積水。
“因此我們也向政府申請撥款,希望提升村內排水系統,減少積水問題。”
他指出,提升排水系統的14條路段包括加尖路(Jalan Kacang)、蘿蔔路(Jalan Lobak)、巴央路(Jalan Bayam)等。
劉桄僖也提到,困擾村民多年的另一個問題是,村內的自來水管常年漏水,他與村委會成員們為此多次向相關部門反映,但問題始終懸而未決。
“當時我們四處奔走,始終無法徹底解決水管漏水的問題。因此決定召開新聞發佈會,終於獲得SAJ的首肯,花了5年才把村內大部分水管更換完畢。”
在劉桄僖印象中,早年村內部分道路非常窄小,僅夠一輛摩托車行走,導致該道路附近的村民無法把汽車開到家門口,於是只好跟村委會反映,希望開闢新道路。
他說,經過村民們商量後,決定開闢的6條新道路包括杜麗路(Jalan Turi)、胡椒路(Jalan Lada)、沙威小路(Lorong Sawi)等。
“每當需要申請新工程,我們需向相關單位解釋申請提升工程背後的原因,同時測量出該工程所涉及的工程面積及數據。”
“申請過程中,我們經歷過被拒絕、再申請、再拒絕、再申請的過程。最終工程能獲得批准,於我們的團隊而言,是非常不容易的。”
無論如何,他始終認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他是為了村民利益而努力,況且有一群默默跟他一起奮鬥的人們,所以他始終認為自己並不孤單。
“村長的工作時間是24個小時,有時會覺得疲憊,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很難熬下去,但我依舊以包容和體諒的心態去面對。”
劉桄僖說,雖然已是卸任村長,但依舊是柔佛州嘉應會館名譽會長、居鑾客家公會永久名譽會長及平民華小副董事長,繼續為社會服務。
“目前最大使命是提拔年輕人,現在年輕人多不熱衷於社會服務工作,年長者有責任去帶動他們,慢慢引導他們參與。”
他感慨地說,從事社會工作肯定吃力不討好,哪怕付出努力後,也可能遭人批評與埋怨。
劉桄僖最後與讀者分享座右銘“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在造福社區方面,他認為自己依舊是任重道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