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发布: 10:45am 12/02/2024

龙年

年画

象形文字

龙年

年画

象形文字

【新年特稿】望更多人認識古字 張俊華將象形文字入年畫

GA:CSF+HWM
*****(封底)柔:【新年特稿】:望更多人认识古字,张俊华将象形文字入年画
張俊華首次嘗試將古文字融入年畫中。

(古來11日訊)當龍的傳人遇見古文字,會擦出什麼火花呢?

古來繪畫老師張俊華在龍年即將到臨之際,以“龍的傳人”為切入點,思考著如何將“龍”的文化精神,體現在年畫中,讓獲贈年畫者,能對華人文化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ADVERTISEMENT

*****(封底)柔:【新年特稿】:望更多人认识古字,张俊华将象形文字入年画
張俊華在創作前,通過字貼再次確認將下筆的古文字。

他對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說,文字是華人文化的精髓,而具有古文字原始韻味的,每一個階段的發展,都有不同的味道,更含有傳統和傳承的意義。

“我是第一次嘗試在年畫中融入圖形式的文字,這不同於我過往的創作模式。我選擇畫入的是喜慶文字,如喜、福、祿等,以通過文學傳達歡喜快樂的氣氛。”

*****(封底)柔:【新年特稿】:望更多人认识古字,张俊华将象形文字入年画
張俊華以象形文字創作年畫,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古文字。

“說是象形文字,其實更像形象文與篆書交合點的文字。我是從字貼中找出這些文字,文字的圖案仍很明顯,且保留純樸的特質和趣味性。”

他坦言,很多人可能看不懂這些古字,但我們不能因為別人的看不懂,不明白,而不去做。

*****(封底)柔:【新年特稿】:望更多人认识古字,张俊华将象形文字入年画
配上古文字的年畫,讓人感覺不同的韻味。

他說:“我們只有去做,慢慢地推廣,他人才會逐漸地瞭解我們文字的演變。讓更多人認識古文,對我而言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他表示,最早的文字就猶如一副畫,非常有意思,就如“鳥”字,最初的文字就是一隻鳥的圖形,非但能夠引起小朋友的學習動力,也可以啟發他們的思維,讓小孩看到文字的變化和美態。

*****(封底)柔:【新年特稿】:望更多人认识古字,张俊华将象形文字入年画
配合龍年的到來,張俊華在創作上加上了出土文物及南洋風情,展現了龍的傳來南來奮鬥的歷史文化。
*****(封底)柔:【新年特稿】:望更多人认识古字,张俊华将象形文字入年画
張俊華在宣紙上,創作了不同形態的龍。

他說:“以古文字作畫,是希望古文今用。在古文字中,添加現代人的情感和創意,讓文字不丟失之餘,又可以動地展現創意美感。”

張俊華指出,以龍生肖主題創作的龍年年畫,在12生肖中最為複雜,主要因為龍是中國的神話生物,擁有不同的形態,其體形也非常特殊。

*****(封底)柔:【新年特稿】:望更多人认识古字,张俊华将象形文字入年画
“喜”字為雙龍年畫添喜慶。
先書寫文字    宣紙上畫龍

他說,將古文字融入畫中,必須先書寫文字,才能將龍的形態畫在宣紙上,以避免文字被破壞。

他也披露,中國傳統水墨畫都是畫在白色宣紙上,但白色不太適合農曆新年的喜慶氣氛,因而過去他都是在紅色宣紙上創作,這次更在文字上取得破突,希望能借此讓更多人瞭解古文字。

*****(封底)柔:【新年特稿】:望更多人认识古字,张俊华将象形文字入年画
在完成文字後,才把龍畫在紅色宣紙。
*****(封底)柔:【新年特稿】:望更多人认识古字,张俊华将象形文字入年画
年畫在創作前,先書寫文字。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6:11pm 28/02/2025
龙年催生效果减弱 新加坡去年整体生育率维持0.97历史低点
新加坡2024年的整体生育率为0.97,与2023年一样。(早报网图)

(新加坡28日讯)初步数据显示,新加坡2024年整体生育率为0.97,与2023年一样,维持历史低点。

协助管理国家人口及人才署的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及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英兰妮,星期五(2月28日)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总理公署的开支预算时透露,去年有2万4800对居民结婚,居民新生儿有3万零800人,比2023年约有3万零500人略增。

初步数据显示,去年龙年,新加坡整体生育率为0.97,对比前年兔年既没升高,也没进一步降低。该国居民整体生育率2023年首次降至低于1,达历史新低。

在华人传统观念中,龙年是生育的好年头,但英兰妮说,龙年的催生效益,逐渐减少,反映了年轻夫妇的观念以及优先考量事项已发生转变。

英兰妮指出,低生育率以及人口老龄化,对该国经济和社会带来重大影响。

随着新加坡劳动队伍增长放缓,该国要维持经济增长和蓬勃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具挑战。此外,照顾不断增加的年长者人口的年轻人,也会越来越少。

10年前,约6名年龄20岁至64岁的居民,可照料一名65岁及以上的年长者;到了2024年,这个比例降至3.5人对一人。

英兰妮强调,提高新加坡的生育率,仍然是国家优先关注的事项。该国目前已经推出有关住房、医疗、学前教育、经济补助,以及平衡工作与生活等全方位措施,支持新加坡人组织家庭和生养孩子。

然而,她强调,社会文化和观念须改变,尤其须营造亲家庭职场,才能与政府推出的措施相辅相成,对鼓励新加坡人结婚生子发挥作用。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