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葉陶沙新村近百年曆史,經歷過二戰、緊急法令等時期,善德堂如今依然屹立在葉陶沙新村內,除了是早年村民信仰的中心,一路走來更與當地村民結下了密不可分的關係。
來自中國廣東大埔的吳秀完於1934年創建善德堂開始,該廟至今已有90年曆史,經過數次的擴建,才有瞭如今的規模。
ADVERTISEMENT
本期《這些年那些事》要介紹善德堂,從堂主及數名村民口中,瞭解該廟早年如何成為葉陶沙村民的信仰中心。
葉陶沙新村內第一間廟
善德堂是葉陶沙新村內的第一間廟,早年主要替當地村民排憂解難,也為村民治病,常年活動包括玉皇誕、觀音菩薩誕、得道日及成道日等。
每逢農曆初一或十五,當時的村民都會到廟裡上香祈福,該廟因此成為村民的聚集中心。
羅曉婷:從亞答屋到如今規模
現任堂主羅曉婷指出,第一任堂主為吳秀完,她以扶乩為村民排憂解難,後因年邁無法勝任;劉鳳英於1965年起開始擔任第二任堂主,她收養了逾10個小孩。
“從小在廟裡長大,但從沒見過第一任堂主,廟從開設至今,地址都沒改過。以前是亞答屋,如今的規模是經過裝修之後。”
她表示,如今的信徒年齡約60歲或以上,最年長的信徒年齡約為95歲;主神是玉皇大帝。
“廟屬於道教裡的其中一個派系,目前跟中國的太師及道長們都保持著聯繫,他於2019年曾來馬來西亞巡視廟宇。”
她指出,該廟自1982年起開始記錄神明的“契女”“契仔”,早年村民若發現孩子較難帶或愛哭,都會帶到廟裡祈福,讓孩子順利成長,如今廟裡依然繼續保留這樣的傳統。
“婆婆怎麼做,我就怎麼做,沒改過她的東西,從小跟著婆婆長大,看著她幫助別人,如今繼續傳承她所留下的文化。”
宋英武:二戰前就已建立
老村民宋英武自出生起就居住在葉陶沙村內,他受訪時指出,早年的善德堂是3間並排的建築物,右邊是林姓人家的住家,左邊是一個女孩賣糖果,而善德堂就在中間。
他說,小時候跟母親去廟裡拜神,該廟在二戰前就已建立在村內,他經常到廟裡品嚐齋菜。由於當地只有一間廟,且廟是當代村民的信仰,因此不少村民都會到該廟祈福。
“我時常去廟,也很喜歡去廟。媽媽去拜神,就會帶我們去。當時小孩子不管有什麼狀況,大人都會到廟裡求神。”
他指出,該廟在二戰期間,並沒有受到戰火的摧殘;初期該廟的規模不大,隨著時間的挪移,林姓人家搬到別處,該廟得以擴建。
彭偉君:常被祖母帶去廟裡拜神
老村民彭偉君指出,較有印象的是第二任堂主,她領養了不少小孩,並讓他們受教育;第三任堂主則和藹慈祥。
他說,上世紀約50年代左右,常被祖母帶去該廟拜神,當時大概才10歲左右,年紀尚小,所以對於當時廟裡的情況沒什麼印象。
“小孩子會比較喜歡湊熱鬧,大日子的時候會跟著大人到廟裡拜神。緊急狀態時候,大家都比較窮,白天村民也可以去廟裡拜神,直到晚上7時戒嚴。”
劉桄僖:村內歷史最悠久廟宇
前葉陶沙村長劉桄僖指出,善德堂於戰前成立,早年是村裡唯一的廟宇,也是村民公認村內歷史最悠久的廟宇。
“當我開始懂事後,是婆婆牽著我前來點香。第一任堂主全村人都認識,尤其有慶典的時候,大家都會前來祈福。”
他說,祖母和母親都是大埔人,與第一任堂主是同鄉。廟與住家距離較近,當時只需步行路就能到達。
“當時的年紀太小,所以廟裡的情況,沒有太深的印象;輾轉30多年後,在各方的努力下,終於在2010年後協助善德堂拿到地契。”
練小燕:兒時記憶裡常去的地方
在葉陶沙村長大的練小燕指出,她熟悉每一個村民,同輩的都一起長大,該廟是她兒時記憶裡經常會去的地方。
“廟就在隔壁,以前路口的車輛較少,所以直接步行過去就到了。”
她說,廟裡較有印象的是玉皇大帝、保生大帝及觀音菩薩的金身。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