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羅22日訊)一肩扛起村內救災責任,巴羅志願消防隊員就算到了退休年紀也不停歇,仍然堅守崗位,義務為社區服務。
巴羅新村位於居鑾北部,早前該村沒有消防局,一旦發生火患必須由30公里外之永平或居鑾的消拯局派來消防車。
ADVERTISEMENT
直至上世紀80年代初期,當地仍有不少亞答屋或板屋,每到旱季,不時會發生火災。俗話“遠水救不了近火”,村民眼見火焰沖天,卻無法滅火,內心深感焦急。
隨著一次又一次的火患發生,村民愈發迫切希望在當地成立志願消防隊。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的《善心美事》,今日介紹的巴羅志願消防隊,於1997年在該隊主席陳瑞源的領導下,獲得政府註冊成立。
陳瑞源受訪時指出,成立初期,隊員約30多位,他們皆來自不同的種族,並獲得州內消拯局發配的一臺手推滅火配備,隊員們感到非常興奮,同時深感肩膀上的責任又增加了。
“當時居鑾消拯局局長每兩個星期派出訓練官,指導我們進行訓練。隊員們都加緊練習,期望能在短時間內掌握滅火技巧,為村民解決燃眉之急。”
同年年尾,村內一間板屋發生火患,該隊迎來了第一次出動,及時把大火控制下來,並獲得了村民及事主的讚許。
後來的2002年,村內再度發生大火災,舊火車站前的一整排舊店屋被火勢吞沒,該隊受召到現場滅火。
陳瑞源說,由於火勢太大,手推救火配備在大火前猶如杯水車薪,隊員們只能眼巴巴看著舊店屋被大火吞噬。
署理主席許芳銓對於這場火災也印象深刻,他說,當時他載著配備到現場後,把配備接上消防栓後,發現消防栓內沒有水,內心頓時感到焦急萬分。
他指出,由於該排舊店屋是木板製造而成,導致火勢蔓延得很快,所幸住戶已及時從店屋內逃出,因此沒有人在這起火災內受傷。
“當時居鑾及新邦令金消拯局都派遣消防車到現場進行救援工作,消拯員用了約2至3小時才控制住火勢。”
他表示,那次火災後隊員們總結滅火經驗,同時更積極向地方政府尋求協助,申請一輛消防車,加速滅火進度。
“在時任國會議員何襄贊支持下,向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申請了一輛消防車,消防隊終於在2003年獲批一輛消防車。”
該隊曾遇過一次有人被燒死的火災,許芳銓記得是2004年在阿務峇卡街的一間當鋪發生火患,他在清晨5時接獲村民來電,指大街發生火災。
“通知隊員後,嘗試通知東主,但一直都聯繫不到。直到火勢被撲滅後,消拯員到廢墟內查看,才發現東主已被燒死在當鋪內。”
此外,許芳銓也憶起數年前在馬來親善村的一場火災,當時消防車前往現場的途中,被火車閘門擋著,而掌管火車閘門的工作人員非常盡忠職守,不肯放行。
“隊員們遠遠看著村屋被燒燬,煙從屋上冒出來,但是消防車依舊擱在火車閘門前,動彈不得,令人感到相當著急。”
秘書洪來興表示,令他印象較為深刻的是2011年的一場火災,發生在巴羅戲院街的一排店屋,火勢是從店屋後燒起。
“去到現場後才發現火勢很大,無法及時滅火,只能先保護旁邊的建築物。由於店屋前是油站,所以當時的情況是很危險的,但很多村民依然駐足圍觀,導致消防車進不去。”
他補充,有時情況特別緊急,隊員根本沒時間換上消防員裝備,只好直接前往現場滅火。
提到目前該隊的隊員人數,他說,目前有21位隊員,其中包括5名女隊員。當地不少村民都舉家搬遷到城市或移民,隊員的人數有著逐年減少的趨勢。
為此,陳瑞源、許芳銓、洪來興聯合呼籲更多年輕村民加入消防隊,共同為社區救災工作出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