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斯干達公主城29日訊)在士姑來金成功花園有這麼一家小小的店,裡頭擺滿上千件各類家居用品,乍看與普通雜貨店沒兩樣,原來它“掌櫃”和“店員”都是弱勢群體或身心障友。
但是,你別看它小小一爿店, 這裡可是居民與外籍客工閒來無事”淘寶”的好去處哦!”
ADVERTISEMENT
這家自2013年開業的二手生活雜貨鋪, 與新山雙福自立發展協會(以下稱雙福)旗下的資源回收組,同為雙福兩大支柱, 其宗旨是為身心障礙者開創教育、就業和培訓機會, 幫助他們融入社會自立更生。
該協會就業培訓與安置計劃主任王啟名接受星洲日報《大柔佛》的社區報訪問時指出,雜貨鋪營運13年以來,已深受當地社區的認同。
據他指出,負責打點店內業務的“同工”(雙福對於一起工作的人之稱謂)主要是鄧曉芬(47歲),和自小患有腦性麻痺的顏素芳(42歲)。
單親媽媽鄧曉芬是印尼華僑,她其實沒有身心障礙;而是她12歲的小兒子朱偉豪,是一名聽障孩子,需裝上電子耳和助聽器,在特殊兒童學校(聾啞學校)上課,也在雙福美術班學畫畫。
雙福給她較彈性的工作時間,可以載送孩子上下課及就診,孩子下課後就在雙福吃飯和自習,讓她可以安心在店裡工作,由於她具有較好的溝通能力,因此也負責櫃檯的收銀工作。
記者到訪當天,鄧曉芬正在用馬克筆為每一件衣服畫上記號。她說,這麼做是為了防止別有居心的顧客撕毀或調換價格標籤。
她很無奈的說:“這裡的東西訂價已經很低了,但還是常遇上存心佔便宜的顧客,故意把價錢撕去或調換,把價格較高的物品,偷偷換成較便宜的標籤,企圖矇騙我們。”
更讓她心寒的是,她口中這類愛貪小便宜的人,並非外籍客工或其他族群,反而絕大部分是華裔顧客。
她認為,這或許是人們以為店員都是殘障人士,覺得好欺負,而使出這種不誠實的手段。
另一方面,王啟名坦言,二手鋪的經營並非為謀利,因此店裡的物品標價都非常低廉,幾乎是“只要你肯買我就賣”。
這裡雖說是二手店,但記者發現,很多物品其實都是新的,有未開封的玩具娃娃、尚未剪去價格標籤的衣物、一整套全新的瓷器碗碟,以及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家居零件。
他說:“我們這裡的廚具鍋蓋配件最受歡迎,很多人家裡的鍋蓋小零件壞了,不必把整個鍋子丟掉,來這裡找新的換上就可以用了。”
據王啟名指出, 二手鋪的物品都是回收得來,除了玻璃、濾水機和破損物品不收,一般上只要是人們送過來的舊物,他們都會接受,然後再進行篩選和分類,確定還可以用的就放上貨架。若是已嚴重損壞或不適合用的,就只能當垃圾處理了。
“通常接收的物品中,能重新出售的可能只佔50%,其他的最終還是去到回收中心或垃圾場。”
針對這種現象,王啟名坦言確實會加重同工們的負擔,尤其對身心有障礙的人士,須耗費更多時間和精力,在堆積如山的回收品當中進行多次的整理與分類。
儘管如此,他還是感激公眾的捐贈與對雙福的關注,同時也期望通過二手雜貨鋪的設立,能喚醒公眾愛惜地球資源。
雙福總幹事劉琦亮則指出,不論生意好壞,協會每月都需承擔3000令吉的店租,同時支付同工薪酬,因此,能做到收支平衡就已心滿意足了。
她說:“二手店作為雙福推動社會企業及就業安置的重要計劃,雖然經營很不容易,但多年來幫助了許多身心障礙者及弱勢族群融入社會,自力更生,其意義遠勝過賺錢營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