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4日訊)在新加坡土生土長的馬來藝術家苦學華文和書法十餘年,還將漢字元素融入峇迪蠟染,創作出結合華族和馬來族文化的獨特藝術。
35歲的馬來藝術家馬力(Malik Mazlan)此前專攻陶瓷,十多年前對書法產生興趣開始學習。
ADVERTISEMENT
他接受《8視界新聞網》採訪時表示,他從同行處獲悉,書法起源於中國,傳到日本成了日本書法,傳到韓國成了韓國書法。
“我就問自己,對我這個在新加坡出生長大的馬來人來說,毛筆和書法意味著什麼。所以我開始跟著新加坡著名書法家楊昌泰學習書法。”
學習書法無止盡
馬力也先後赴臺北和北京專程學習華文和書法。書法是一門文學性很強的藝術,讓成年後才接觸華文的他叫苦不迭。他在臺北求學時還曾因巨大壓力,躲在衛生間裡哭泣。
“你面對的是詩歌文字,雖然篇幅短小,但(寫成書法)卻非常艱鉅。書法裡有很多詩詞成語,而且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語法和寫法,學習書法永遠沒有畢業的一天。”
他認為自己目前的華文水平相當於N水準、O水準,而書法要求的華文水平則是“攻讀博士學位般”的高難度。
幸運的是,書法界有人願意教導他,很多老師和朋友也會向他解釋字詞的意思和寫法,“我就是這樣克服這些困難的。”
“福”字倒著貼歪打正著
馬力有時也把書法作品贈送給朋友們,但讓他哭笑不得的是,朋友們不懂華文,竟然把漢字顛倒過來貼。
“他們的確欣賞語句和文字,這是對書法最美的熱愛,因為他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還是喜歡這些漢字。”
馬力多次糾正後突發奇想,轉而寫“福”字送“福”給朋友們。
“因為‘福’是少數幾個可以顛倒使用的字之一,他們把它顛倒過來貼,這是件好事。所以我出於實際考慮,最喜歡‘福’字。”
書法元素融入峇迪蠟染
學有小成後,馬力嘗試將書法與其他技藝融合,比如在電腦上編程展示書法,還將峇迪蠟染圖案拓印在宣紙上,創作出圖文並茂的書法作品。
馬力的得意之作還包括,將書寫的漢字蠟染到布料上,組成獨一無二的圖案。
他也從生活中汲取靈感,將本土元素加入到創作中。
“有一次我在東海岸公園聽到一對父子聊天。兒子問爸爸, ‘為什麼海上有那麼多輪船’。爸爸回答,‘我們應該感謝這裡有很多艘輪船,不然新加坡就不會這麼繁榮’。所以我製作了輪船和‘財’字的模具,並設計了輪船和‘財’相結合的蠟染圖案。這就是我的創作理念,這個故事就是我的靈感來源。”
他也參與了烏節圖書館藝術家駐留項目。在3個月的時間內,藝術家會在烏節路圖書館的工作室裡練習技藝,還會舉辦講座和工作坊,並開放工作室讓訪客參觀。常駐計劃結束後,藝術家也會舉辦為期一個月的展覽。
馬力選擇以書法和峇迪蠟染進行展示,直到明年1月。他跟大多數藝術家一樣,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激勵下一代。
“我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在新加坡華族文化界留下自己的遺產,甚至中國書法界留名。”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