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孩子身后温暖的港湾,也是指引孩子前进的明灯。为了孩子能自由快乐地学习成长,她毅然选择成为一名“在家教育”妈妈,与孩子一同摸索开辟出一条适合他们的学习道路。
本期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今日面谱>的主角洪增绫(39岁),让3名孩子在家受教育已一年多,她平时除了要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也担任他们的学习导师。
ADVERTISEMENT

老师就是家长
在家教育(homeschooling),指的是不进入学校系统,而是以家庭为主要教育场所的教育模式,通常老师就是家长,负责打点及决定孩子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
洪增绫曾在澳洲生活10年,在当地担任过银行要职及从事活动策划,她与丈夫庄奖州结婚后回马,接着陆续迎来了生命中的3名小宝贝,分别是今年8岁的大儿子、4岁的二女儿和2岁的小女儿。

学习像马拉松 应享受过程
在洪增绫看来,学习就像一场马拉松,关键不在于当下的一次考试,而是孩子持续享受学习的过程,她希望孩子能对事物永保好奇心,不被课业与考试磨灭了对学习的赤忱。
这也是她当初走上在家教育这条路的原因。洪增绫说,儿子当初就读的私立小学面对师资不足的问题,夫妻俩便将孩子送到华小就读,但两人却发现,华小的教育制度不符合他们的需求。

“孩子到华小读了两个星期,我始终觉得不适合,那时很焦虑,后来接触了在家教育,就向在实行在家教育的前辈妈妈请教,和丈夫商量后决定这么做。”

主题分类教学 让孩子探索
她说,每个人在家教育的方式不一样,她考量后决定以主题作为分类教学,让孩子针对主题去探索,一开始不免担忧忐忑,所幸儿子很快就进入状况。

“我去年就拟定好今年的课程内容,比如今年学航空,就会告诉他什么是航空、飞行的概念、航空的历史,之前还带他去开飞机,模拟当航空员,了解整个飞行过程。”

喜欢到处环游的洪增绫很享受带着孩子们一边游玩,一边学习的过程,一家人今年6月到印尼旅游,让正在学习自然现象的孩子亲眼看看火山的样子,还在印尼学了峇迪、陶土及猫屎咖啡的相关知识,收获满满。
她笑言,她在家教育以来没面对什么大问题,孩子们都很爱看书,最大的问题就是要常引进新书吧!

父母须勤于备课
在家教育的父母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更要勤于备课,洪增绫一般都趁孩子晚上睡着后挑灯奋战,身边人都笑称她是不用睡觉的超人妈妈。
洪增绫在教导孩子前,都会先查找和阅读相关的资料,将这些知识与资讯消化后才告诉孩子,她现在也训练孩子主动式学习,若有不明白的可以先看书找答案或请教“谷歌老师”。

训练孩子主动学习
“儿子有兴趣的事物,我会请他先自行思考该怎么做,现在网络很发达,如果好好利用是可以增加知识、增广见闻的。”
她说,很多父母都认为在家教育很难,她不否认这样的教育模式有其难度,但只要了解孩子的年龄发展,父母又勤于设计教学及监督,其实不是太大问题。

曾办过许多亲子教育活动
除了是一名全职妈妈、孩子的在家自学导师,洪增凌也是办活动的能者,这些年来举办过许多有趣的亲子教育活动,让许多家长与小朋友受益。

她曾带着一班小朋友到消拯局和警局等参观,领着小朋友到连锁店做披萨、寿司,还曾举办摆摊市集让孩子学习金钱的概念,最近则办了一场上百人的群体露营。
“像前阵子到丰盛港露营,其实是很多妈妈想做但又不敢做的事,我们这次组织亲子去露营爬山、体会撒网抓鱼、抓螃蟹,亲近大自然,大人小孩都很开心。”

在家教育弥补传统教育弊端
在传统教育体制下长大,洪增绫亲身感受过传统教育的利与弊,她希望能透过在家教育弥补她所认知的弊端,为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新窗口。
她说,她曾帮助不少我国留学生申请到澳洲念书,却见到许多中学成绩标青的学生无法适应当地的学习环境,因为他们无法适应大学的主动式学习。
“还有很多人毕业后没了方向,大半辈子在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人生短短,我希望我的孩子们不要重复这样的循环,我希望他们快乐。”

她坦言,让孩子在家自学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她无法评断这个决定是对或错,但至少她愿意尝试踏出一步,迈开脚步后自然会有办法。
“让我很意外的是,本来以为这个选择会遭来反对声,没想到身边人都很支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