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山心灵扶助协会提供热线聆听服务之际,正积极进行扩建培训中心计划,希望培育更多的义务工作种子及专业发展,让任何感到绝望无助、有情绪困扰或自杀意图的人士,可通过情绪支援热线与义工倾诉,重拾生存的勇气和信心。
该协会成立至今17年,目前拥有57位义工,目前,该会已向新山市政厅呈上的扩建培训中心蓝图,就位于现今新山美乐花园会所的后方。
ADVERTISEMENT

除了培训义工,协会也计划设立其他活动及课程,推广学习真诚聆听和自我成长。

新山心灵扶助协会顾问沈亚妹接受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访问时表示,现有会所的人数容纳有限,一旦培训中心工程顺利完成,同时间可为40至50人上课,免除需租用场所的困扰。
“建设完善的培训中心有助招募义工加入聆听服务行列,还可举办社区讲座等活动。”

沈亚妹指出,该协会招募义工的年龄为24岁起,由资深义工负责面试及评估审核工作,从而遴选合适的义工参加培训课程。
“完成培训后仍需再进行观摩和实习,并由资深义工督导,以了解对方能否胜任,完成任务。”
“严谨的培训课程是希望让义工明白服务性质并为此作出承担,履行许下的承诺,谨慎思考及衡量自己的时间、能力、兴趣及条件是否符合服务要求。”
沈亚妹说,义工在参与服务时,不单要抱有热诚和干劲,也应认识协会的服务宗旨及工作范围,遵守规则及接受指引。
“义工肩负的责任是聆听,而非辅导,细心且耐心聆听,陪伴求助者面对自己的处境及感受,给予时间抒发所面对的问题,协助探索处理当下处境的选择。”
该协会为期6个月的义工培训课程,参与者需达致至少80%出席率,课程安排每周六上课。完成课程及投入服务的值勤时段是每天下午1时至午夜12时,免费为有需要者提供热线聆听服务。

沈亚妹是新山心灵扶助协会创会初期第一批受训义工,66岁的她如今负责指导培训课程,从中帮助义工学习如何保持正确的情绪及服务心态,最终达到优良的心理素质。
“聆听服务的义工要将每一位来电者放在第一位,在服务期间投入百分百的专注,以不带成见的方式聆听来电者的想法,为有倾向自杀者舒缓、减轻负面情绪。”

她说,并非所有义工能够承受情绪挑战,一些义工在实际服务过程中,承受不了心理的压力而选择退出。
“这份服务工作是需要不断调整心态,同步提供热线求助支援外,义工还要懂得疏导和照顾好本身的精神健康,不把服务工作和压力带回家,才能为大众服务奉献的同时,帮助自己提升、成长。”

新山心灵扶助协会发展部主任杜菩劭表示,该协会持续性的培训和招募义工行动,希望在各领域例如家庭、学校、社区、工作场所等,推广学习及培养一颗懂得聆听心灵的同理心,给予受挫的心灵得以安慰。

他说,该协会与大学、医院、非政府组织等机构合作举办讲座会,分享聆听的重要,同时加强对精神健康的知识,以便及时为情绪受困扰者提供有力的支持。
“协会提供多元培训,包括邀请讲师做专题演讲,结合社区组织力量,推广和提升民众对精神健康的醒觉教育。”
杜菩劭指出,在某些情况下,一些民众也许不方便直接致电求助,新山心灵扶助协会提供免付费拨电援助热线,带来方便并减轻求助者的负担。

新山心灵扶助协会
备注:除了拨电,求助者也可透过电邮与通讯应用程式WhatsApp寻求情绪支援。
电话:07-267 0707
WhatsApp:07-331 2300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