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3日訊)居住在組屋或公寓總免不了因為噪音問題而產生鄰里問題,為了營造更和諧的生活環境,獅城社區事務署設立當地首個噪音體驗空間,邀請公眾前往體驗,瞭解日常生活中各種噪音的來源及影響。
《聯合早報》報道,這個由獅城鄰里噪音社區諮詢小組策劃,社區事務署負責運營的噪音體驗空間,可以讓公眾親身感受各種類型的噪音,從而在居家生活時更加彼此理解與體諒,促進鄰里和諧。
ADVERTISEMENT
公眾扮噪音製造者和“受害者”
噪音體驗空間設在東陵福路第36座組屋。這座被納入選擇性整體重建計劃的組屋目前空置。公眾可在不同樓層的幾個單位內,分別扮演噪音製造者和被幹擾者,通過模擬一些居家的日常行為,如移動傢俱、跑跳、用石臼搗香料等,瞭解各種活動所發出的聲響,以及這些噪音如何影響鄰居的生活。
公眾可以在受影響的房間內記錄噪音的分貝,識別和定位各種噪聲的來源,並對噪音進行分類,包括裝修、娛樂活動,以及寵物、移動等類別。其中,隔壁鄰居打麻將 、大聲歌唱的音量水平約在70分貝左右,樓上鄰居拖動傢俱、拍打籃球所發出的聲音則為85分貝。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人們24小時平均接觸的聲音不應超過70分貝,如果音量提高到85分貝,接觸時間則不應超過1小時。
另外,公眾還能在噪音體驗活動中學習一些簡單實用的降低噪音的方法,以及與鄰居溝通的方式,例如在家鍛鍊時使用運動墊、訓練寵物不要隨意地叫、避免拖動傢俱、裝修前先通知鄰居等,儘量減少和解決鄰里衝突。
獅城國家發展部兼外交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昨日為新的噪音體驗空間主持推介時指出,鄰里噪音投訴的案例在冠病疫情期間上升不少,情況至今仍未緩解。
識別噪音來源 減少鄰里誤會
她在體驗了空間內的各種活動後說:“原來很多時候我們聽起來是樓上鄰居製造的聲音,其實聲音來自於別的地方,我們卻對鄰居產生了誤會;或是我們在做一些感覺聲音不大的事情時,樓下聽到的是一聲巨響。因此,噪音體驗空間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噪音的來源,也能提升鄰里之間的同理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