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衛生部長凱里撰文表示,不能把去年大選及剛結束的6州選舉國盟取得跳躍式進步成績簡單的歸納為“綠潮”。我認為,這一觀點在最近結束的柔佛雙補選得到初步證實。
柔佛向來提倡“柔佛民族”這個概念,各族和睦共處,對於3R課題(種族、宗教和王室)相對來說並不感冒。儘管希盟和國陣合作在新邦二南及埔來勝出,許多國內評論員及政治人物也迫不及待發表”綠潮“已經止步的言論,但是在投票率下跌的情況下,國盟所得票數卻比上一屆還多,這已經是一個警示,即選民可能因3R課題以外的種種不利團結政府因素而選擇不投票或轉而支持國盟。
ADVERTISEMENT
馬幣持續貶值所帶來的輸入型通貨膨脹已經讓老百姓大感吃不消,偏偏這個時候還有聯邦部長把通膨問題歸咎於人民出外用餐的習慣。
最近的白米等必需性物品漲價預計會帶來另一波漲潮,農業和糧食安全部甚至從9月7日起祭出本地白米100公斤限購令。我想去年鬧的雞蛋,肉雞荒大家還歷歷在目。
此外,政府對於重啟消費稅課題也似乎處於試水溫階段,一方面有財政部副部長大派定心丸,另一方面則有經濟部長持 “開放態度”。 這種溫水煮青蛙式的生活成本難題,以及政策不確定性,會增加了人民的政治疲累感,慢慢累計民怨,真正形成人民浪潮。
除了經濟領域的挑戰,目前我們也普遍感覺到有一股保守風正席捲國內政治及文化圈。政府似乎對於這股風氣持模稜兩可態度。日前流出的大專娛樂活動指南即是一個例子。雖然高教部長第一時間否認該指南將得到落實,但其所帶來的影響已經發酵,引發不同立場團體的相互叫囂,加劇社會分裂。
在這環境下,我也多次呼籲聯邦政府謹慎選擇“戰場”,把時間精力放在關乎人民生計的課題上,而不是和另一個陣營較量誰更保守化。另外,在一些立場課題上也需採取明確態度,而不是簡單的民粹路線。比方說,最近有人提出禁止外籍人士購買本地白米以應對短缺問題。農業及糧食安全部則立場鮮明:客工也是人,對我國經濟也有貢獻,因此不應被禁止購買。 儘管這或許會引起部分人士不滿,但在類似立場問題站穩腳步,清晰解釋,相信廣大民眾會信服。
最近首相也頒佈了新工業大藍圖以及第12大馬計劃中期檢討,闡述了國家在投資和工業領域的方向,並重點關注高增長高價值領域,包括數字化、電子電氣行業、可再生能源、農業等等。這些都是良好的措施,讓人民知道政府執政方向,重點關注的項目。
我相信當整體經濟情勢好轉,人民的專注點也會轉向尋找更好的機會及發展,所謂的“綠潮”也可能會消退,也就不會有“人民浪潮”。
更多報道,請留意星洲日報、星洲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