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株巴辖广场舞指导老师吴若兰在舞蹈表演中融入各族文化混搭的新元素,带领学员一起舞出欢乐及健康,并借此发扬我国的多元民族文化色彩。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本期《今日面谱》的主角吴若兰(46岁),是峇株巴辖多个神庙及社团的业余舞蹈班老师。
ADVERTISEMENT
从小学舞 获家人支持追梦
吴若兰原本只是一名爱跳舞的家庭主妇,但却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了本地多个舞蹈班的指导老师,而且丈夫及4名孩子都非常支持她追求自己的舞蹈梦。
她从小就喜欢舞蹈及音乐的节奏感,在小学时代就开始学习民族舞,但到了中学时却没有机会习舞,直到结婚后才继续学习土风舞。
她说,90年代本地流行土风舞,她也加入了土风舞班,但到了2000年后,中国流行的广场舞传入本地,她就改为学习广场舞。
担任3舞蹈班老师
“到了2014年,适逢峇株巴辖亚音须汝武当庙康乐组舞蹈班正在聘请舞蹈老师,而且我的住家也靠近武当庙,所以就尝试到该庙舞蹈班教导广场舞。”
吴若兰感谢该庙主席吴良天和理事们一直大力支持舞蹈班,也让她拥有一个继续习舞及教舞的平台。
“武当庙理事们还赞助舞蹈班购买表演服装的费用,让我和成员能够进行各项演出,也逐渐打响了舞蹈班的名堂。”
此外,她也分别于2019年及2022年,出任周来惹美拉东区舞蹈班及桃园女团舞蹈班指导老师。
教舞9年 学员近百人
吴若兰至今教导的学员人数已有近百人,学员的年龄介于40至80岁,其中以五六十岁的学员居多。
“目前武当庙康乐组舞蹈班约有22名学员,周来惹美拉东区舞蹈班有50多名学员,而桃源女团舞蹈班则有约15人。”
她感谢武当庙康乐组舞蹈班兼桃园女团舞蹈班主任张玉环及周来惹美拉东区舞蹈班主任黄莉莉,一直与她配合无间,也让她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从网路视频寻灵感改编舞蹈
吴若兰指出,一些人存有刻板印象,误以为广场舞是“大妈”的专利 ,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男性及年轻人都开始爱上广场舞。
“我所指导的学员之中也有不少男性,一些男学员的舞蹈动作还比女学员更加好。”
她平日常常参考网上的广场舞视频以获取灵感,过后便自行改编,每当改编出一支完整的新舞蹈后,她都会觉得很开心又有成就感。
不少社团庙会邀表演
吴若兰近年来常常带领学员在晚宴活动中呈献迎宾舞等表演,并将各族传统舞蹈及文化色彩融入舞台演出中,包括马来舞、华族舞及藏族舞等。
“我也让舞者穿上娘惹装,并手持华族舞的彩扇跳马来舞,以突显出本地的多元文化色彩。”
她说,目前不少本地社团和神庙都会邀请其指导的舞蹈班呈献表演,也让学员获得更多的演出机会。
妥善分配家务外出时间
“舞蹈班在农历新年及农历七月期间都会受邀进行各项表演,而且社团举办会庆、就职典礼及神庙举办联谊会等活动,也会邀请我们担任表演嘉宾。”
她说,虽然有时演出活动相当多,但她依然会把处理家务和出外表演的时间分配妥当,所幸家人一直以来都会体谅和支持她。
练舞可强身健体 结交朋友
吴若兰说,许多学员习舞后都更加开心又充满活力,而且还能借此保健强身,省下不少医药费。
“一些学员申诉在冠病疫情下落实行管令后,由于没得跳舞,所以全身酸痛,还要常常看医生,但重新跳舞后就恢复正常了,每当看到学员开心,我自己也觉得开心。”
她认为,学员平日都为了生活而忙碌,而学习广场舞不但能放松身心,还能结识到许多新朋友,大家可以一起聊天及分享各种趣事。
“一些学员平日都没有机会打扮,但在进行舞台表演时,就能把自己打扮漂亮粉墨登场,所以他们在表演前都会努力练习,全力以赴完成每一场表演。”
编舞需考量学员能力水准
吴若兰认为,广场舞老师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要不断思考及编排,才能将水准不平均的学员,整合排列出一个最佳队形。
她教舞多年从未放弃过任何一名学员,只要学员想要参与演出,她都会提供表演的机会,但她将会进行严格指导,学员也必须能够接受批评。
“一些学员总是记不住舞蹈动作,甚至连续教了10次还是无法掌握,但我依然会耐心的指导她们,直到她们记住动作为止。”
她说,如果学员记不住所有动作,也可以跟着其他学员一起跳舞,但至少必须懂得如何走位。
她一直想要提高广场舞的动作难度,但碍于许多学员都是乐龄人士,所以必须妥善考虑及编排。
舞蹈早已融入日常生活
吴若兰指出,跳舞让她的家庭主妇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也让她拥有健康的体魄,即使吃大餐也不容易变胖。
“舞蹈早已融入我的生活中,平日去教课前,我只要看一遍视频和听一遍歌曲就能记住动作。”
她透露,在疫情下的行管令期间,舞蹈班被迫停课,但她依然在家里继续练习广场舞。
“当时许多学员都暂停练习一段时间,在舞蹈班复课后,学员都不熟悉舞蹈动作了,反应也变慢,因此需要花一些时间多加练习,才能恢复往日的水准。”
她除了跳舞之外也喜欢唱歌,并曾向歌唱老师学习,但因为个人时间有限,所以她只专注在舞蹈教学,并将唱歌当作娱乐消遣的爱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