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冠病疫情期間一起上網學畫度過行管期的一群繪畫愛好者,因為“日久生情”而結為露營“腳”,每次成群20多人組成露營隊伍,到國內一些營地就地露營的同時,也學習寫生、作畫。
ADVERTISEMENT
吳俐敏:團員互相介紹器具
作為“帶頭人”的吳俐敏(自由工作者)是其中一個團員,她本身有著露營的經驗,因此提議讓有意聚會的繪畫友人,一起出外露營。
她對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說:“我們的裝備其實很基本,但是露營多了,就會知道,哪些器具比較適合露營使用,久而久之,我們也會互相‘種草’,看到團員用的器具很好用,也會互相介紹。”
她說,如果要休閒得來又很輕便,連5歲孩童也能扛得起的露營椅子,她會建議使用月亮椅子和克米特(kermit)椅子。
“月亮椅子,顧名思義,它的坐墊是可以包著臀部,非常舒服,而克米特椅子,高度是在最舒服的29公分高,剛好是坐下來的高度,收納也很扁平,不佔位子。”
她表示,針對團體露營,她個人覺得,使用6尺x4尺的長方形天幕最適合,而且內層選擇黑膠而非銀色的,更為隔熱。
她說,隔熱對戶外活動來說尤其重要,皮膚不會被曬傷,而她所選擇的長方形天幕,遮蓋範圍比較大,只需要用4到6支鐵支撐即可,一個人也能夠搭起來。
她也表示,儘管時下已有很方便攜帶的輕便煤氣爐(outdoor gas stove),但露營就應該生生火、煮煮食,所以她的團隊成員,特別喜歡用碳爐燒煮一壺美祿、烤小麵包,營造露營的感覺。
陳寶川:改裝露營車流動空間大
露營車就一定要裝備齊全嗎?有一輛老爺車改裝成露營車的陳寶川認為,具有流動空間的露營車更能即興使用,變化多。
陳寶川(50歲)是本地資深畫家,會“走上”露營的道路,緣由是在行管期時,自行發起的網絡學畫課程的學員們,為了可以在解封后團聚而一拍即合的旅程。
他表示,他原先的構想是建立一個村落,但這個想法不容易迅速做到,於是,便和學員們拉隊到馬來鄉村,一邊露營一邊寫生。
他說,他的露營車就是在那趟露營旅程中所獲,一名村民見到他們在作畫,於是動念用他家裡已經不太能發動、已經有30多年車齡的老爺貨車換一幅畫。
“基本上,當時那輛老爺貨車是被拖回家的。”
他說,在整修後,他將車內的內部進行改造,做出“一間家”的概念,但是裡面的設備就只有多功能箱子,可以當作椅子也可以作擺設之用。
“我把露營車變成一個流動空間,沒有植入固定傢俱,隨意要在裡面睡覺或者當作作畫教室,坐著畫畫都行,去到市集,還可以展出畫作或者書籍。”
吳炳順:四驅車頂搭篷更安全
除了在地上搭設露營帳篷,冠病疫情行管令後,本地近年來也開始流行車頂帳篷,尤其受到四輪驅動車主的歡迎,對露營者來說更安全。
露營愛好者開著四輪驅動車駛入營地後,只需將夾在後車廂的摺疊式帳篷打開,架設梯子方便上下帳篷,而搭設這款彷彿懸掛在空中的車頂帳篷,5分鐘內就能完成。
Nature Campers主席吳炳順(60歲)說,車頂帳篷摺疊收納後看起來就像行李箱,重量約30至40公斤,打開後就像一間房子,可支撐約200公斤的重量,最多可供2名大人1名小孩睡在內。
他表示,露營住在車頂帳篷較安全,不必擔心森林內有野生動物出沒,或是螞蟻大軍進入帳篷。
他說,帳篷內還可放置用電泵充氣的氣墊床,配上大型的防蚊帳,足以讓露營者好眠。
李慶福:中國露營配備價位選項多
Nature Campers成員李慶福(60歲)說,早年露營用品都需要從美國或澳洲購入,而且價格高昂,如今市面上近80%的露營配備皆來自中國,價位選項也更多。
他表示,露營使用的便攜式小風扇和照明燈,從中國網購就能取得,不僅價格便宜,充滿電後的續航力還能長達2至3天。
吳炳順也說,他們所準備的露營配備以功能實際為主,舉凡家中的鍋、鏟、便攜式煤氣爐等做飯工具都會帶上。
真空包裝熟食多樣化
至於食物方面,李慶福說,如今市面上售賣不少種類的真空包裝熟食,只需自行加熱就能食用,食物選項更多樣化了,不必如早年侷限於吃快熟面。
野外露營想要如廁時該怎麼辦?李慶福表示,網上有售賣一種化糞液,在桶子內如廁後倒入排洩物混合,就會變成無味的液體,之後再把它倒入公廁馬桶沖水即可。而他們也會帶上流動更衣帳篷,如廁時可用作遮蔽。
陳業榮:越野車需改裝才能入深山
新山4×4露營俱樂部(Johor Bahru 4×4 Camping Club)主席陳業榮(70歲)說, 深層探險露營的目的地通常會在少有人進入的森林,所使用的越野車需要經過改裝,並攜帶自救配備,才能進入深山覓得大自然美景。
他表示,越野車除了馬力要夠大,還需要有幫助升高車身的墊片、泥路用的大型輪胎、後備油箱或雙油箱、尼龍彈繩等,以防車子陷入泥沼或路程面對障礙。
他說,每趟旅程至少會有3輛越野車同行,彼此關照和救援,偶爾到不熟悉路的森林時,也會請住在當地的原住民幫忙引路。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