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往昔的振林山新村,多少人还记得这里的二战前老店、日本铁桥以及黄梨厂的辉煌?
振林山位于新山县西南部,此处往前32公里就是大马半岛尽头,对岸是新加坡。90年代中期展开的第二通道、港口计划乃至2006年依斯干达经济特区起飞,正逐渐改变这个弹丸小镇的风貌。
ADVERTISEMENT
本期的大柔佛社区报《这些人那些事》将带读者走一趟振林山新村,回味小镇往日的美丽与哀愁。
根据振林山明德小学1982年出版的校刊记载,振林山的开放历史可追溯至1914年,其发迹与黄梨厂息息相关。
黄梨加工罐头外销国外
在全盛时代,振林山黄梨厂拥有六、七百名职工,采自动化大规模生产,把黄梨加工成罐头,产品出口到新加坡,甚至远销至欧美各国。
虽然这座工厂早在国家独立前,就搬迁到附近的皇后花园8哩半(即后来大家熟悉的南益王梨公司),许多村民当时甚至还未出世,更不曾见证过“振林山黄梨厂”的存在,但是,从祖辈那儿口耳相传各种有关黄梨厂的事迹,却是他们最精彩的童年故事。
林德泉:犹记船只运黄梨到大街仓库
在村里营业多年的“德泉饮冰室”东主林德泉(61岁)说,黄梨厂的原址如今已变成巴士总站,在他未出世前,工厂已经撤离,但他清楚记得,童年时常看见8哩半工厂的员工利用船只,从附近的河流把黄梨运到新村大街的仓库。
店屋还建有防空壕
“德泉饮冰室”就坐落在大街上的两层楼店屋,林德泉指出,这建筑物的历史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悠久,他的店里还建有防空壕!
他指着店里一个摆放冰箱的角落说:“这里有个地下室,是以前战争时期,供村民避难的防空壕。”
可惜的是,林老板说,由于防空壕如今已没有用武之地,加上店里空间局促,因此早就用水泥把它的入口封死了。
百年建筑被保存下来
市政府曾于90年代,将老街上部分陈旧非法的板屋拆除,改建新式的店屋。幸运的是,这两排富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得以保存下来,其外型看来还非常稳固,独特之处在于它超过1公尺长的屋顶,和五脚基之间竟不需一根柱子支撑!
铁桥获拨款修茸
另外,振林山村长颜家伟告诉记者,新村通往丹绒柏乐巴斯港口的铁桥,是日治时代由日本人亲自建造,至今有超过70年的历史,也堪称是小镇古迹。
他说,由于年久失修,桥面已严重斑驳,近日获得州政府拨款修茸,相信工程完成后,铁桥将恢复昔日的原貌。
颜家伟:上任初期忙著捉猴
也是马华依斯干达公主城(依城)区会署理主席的颜家伟回忆说,上任之初,几乎每天都忙着帮村民捉猴子,“到现在至少有捉了50只!”
他分析,这是因为这些年地方上的大肆发展,许多森林被砍伐,猴子们无家可归,只好跑出来城市找食物,但是野性难驯的猴儿,也对民居带来困扰。
他说,庆幸的是,猴患问题已在前区会主席拿督张秀福的协助下获得改善,目前已很少接到村民这方面的投诉。
交通便利双刃剑 停车位不足
他指出,依斯干达经济特区的拓展,带给新村最直接的改变是交通上的便利,宽敞笔直的第二通道缩短了当地和新山、笨珍及龟咯等地的距离。
“如今,从新山开车到振林山,只需30至40分钟,这在过去是难以想像的。”
然而,他说,交通便利也如一把双刃剑,突显了新村停车位不足之现象。
他说,新村附近有20多个花园区,这些地区的居民每日将车子或摩托车停放在市中心,再乘搭巴士到新加坡工作,占据了大量停车位,导致区内交通混乱,也影响了商家的生意。
辟停车场缓和交通
针对此课题,村长披露,市议会已批准将政府诊所后方的空地辟为停车场,工程将在明年展开,预计可提供100个车位,他相信这将有助于缓和市中心的交通状况。
和大多数乡镇一样,颜村长坦言,振林山也面对年轻人大量往外移的窘境,据他统计,新村目前的人口不足1000人,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
蔡丽惠:移除旧街灯换LED路灯
另一方面,依城市议员蔡丽惠(46岁、振林山村委会顾问)受访时则表示,她初次到这个新村巡视时发现,当地的路灯竟是建在店屋墙上!这令她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后来,在她极力争取下,终于在去年10月,将老旧街灯移除,重新装上4盏LED路灯。
此外,她也感激州行政议员林添顺给予协助,改善政府诊所的设施、垃圾清理、清洁水沟与河流,以及在各主要交通灯前装置闭路电视。
陈明国:欠缺运动场所
在振林山土生土长的陈明国(44岁、村委会秘书)指出,和他小时候相比,新村有很多事物都不一样了。
但是,他也明白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他说,新村虽然面积不大,惟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唯一缺的是一个可供村民,尤其是年轻人运动的场所。
他说,当地许多年轻人因为没有健康的活动,终日流连于网吧或沦为飙摩哆族,他希望当局能关注,在区内兴建体育设施,如有盖的篮球场,鼓励更多年轻人来运动,远离不良嗜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