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大柔佛焦点

|
发布: 3:13pm 14/08/2023

老员工

南益王梨厂

停产传闻

老员工

南益王梨厂

停产传闻

【特稿】老员工的铁饭碗 “南益王梨厂”83岁员工仍服务

报道/摄影:蔡慧春
**已签发**柔:封面:【特稿】:老员工的铁饭碗,“南益王梨厂”83岁员工仍服务
被老员工视为铁饭碗的南益王梨厂盛传即将停产,但消息未正式公布。(林添喜摄)

(依斯干达公主城14日讯)营业已近百年的“”盛传即将停产,但消息未有正式发布。本报趁此时和大家分享这家工厂的一个特点──被称作“铁饭碗”,其中,在生产线上最年长的员工王瑞花已有83岁,她已在这家工厂奉献了67年的岁月!

“南益王梨厂”位在士姑来八哩半,自上世纪30年代开创至今,是家喻户晓的商号。

ADVERTISEMENT

这工厂不但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开办南益华小提供了员工子女求学的机会,更是年过退休年龄员工可以继续工作的“铁饭碗”,从来不会因为退休年龄限制而裁退员工,高龄至80多岁的工人尚有人在。

**已签发**柔:封面:【特稿】:老员工的铁饭碗,“南益王梨厂”83岁员工仍服务
厂外小卖部成了退休员工与在职员工叹茶聊天之处。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特别走访这家工厂,向老员工们了解他们对于的消息有何看法时,发现为该工厂服务超过50年的老员工人数众多,已过了退休年龄的员工更是大有人在。

本报采访到的对象,有媳妇取代年迈的家婆的名额到该厂工作的;有超过80岁仍在厂内服务的;有小学就读了南益华小,而母亲、哥哥姐姐都是该厂的员工的;有已从厂里退休但生活仍离不开该厂,每天风雨不改地到工厂外的小卖部与旧同事喝茶聊天的,皆是人情满满的故事。

**已签发**柔:封面:【特稿】:老员工的铁饭碗,“南益王梨厂”83岁员工仍服务
王瑞花:自16岁开始就在南益王梨厂工作至今,如果真的宣布停产,会觉得很舍不得这份情缘和工作。

可说是目前该厂生产线最年长员工的王瑞花(83岁)表示,她自16岁开始就在南益王梨厂工作至今,如果真的宣布停产,她会觉得很舍不得这份情缘和工作。

她说,自己在该厂工作了67年,从来没有想过要换工或退休,现在儿孙已长大,这份工作更是让她打发时间的精神寄托。

“如果真的停产,我们没了工作,恐怕就要失业了,试问有哪些工厂或公司会像南益一样,让80多岁的员工继续工作?”

她回忆道,刚开始工作时,工钱只有每小时35仙,而且生产线是“手工化”,一刀一刀切黄梨,还没进入机械生产线,有时候凌晨4时起来上班,一直工作到凌晨3时才赶完工可以回家休息。

她表示,工厂给的福利,还包括提供宿舍,时至今日,她都是利用宿舍完成梳洗之便后,才回家。

**已签发**柔:封面:【特稿】:老员工的铁饭碗,“南益王梨厂”83岁员工仍服务
方光荣:如果工厂停产,他会感到很失落。

方光荣(84岁)自18岁一直在该工厂工作至今,从原本的罗里司机到夹货车车手。

他感叹,如果工厂停产,他会感到很失落,毕竟这是一个一生无法忘记的地方,已是半辈子多来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真的停产了,我会很怀念这里,应该还是会常过来这里,看看老朋友,因为每天过来这里已是一种习惯。”

他说,自己已上了年纪,恐怕其他地方会聘请他工作,而南益王梨厂其实是市场上少有不会开除到了退休年龄的员工的工厂。

**已签发**柔:封面:【特稿】:老员工的铁饭碗,“南益王梨厂”83岁员工仍服务
郑梅花:如果真的停产,会接受,一切顺其自然。

郑梅花是一名孝顺的媳妇,她在20多年前,眼看在该厂做了40多年的家婆年事已高,就与家婆“替换”,由她到厂内工作,让家婆退休,一晃多年就过去了。

她表示,尽管外头传得沸沸扬扬,但公司内部都没有正式向员工(尤其生产线部门)发出通知。

她说,如果真的停产,她会接受,目前就顺其自然吧!毕竟也没有其他公司或工厂会聘请高龄员工了,若真的裁员再另作打算。

她形容,她的家婆在年轻时就在该厂工作,刚开始还得穿着全身白衣白裙如护士般穿的制服,在生产线部门工作,如今的员工则是穿印有公司招牌的T恤。

**已签发**柔:封面:【特稿】:老员工的铁饭碗,“南益王梨厂”83岁员工仍服务
郑保福:尽管已退休多年,但每天仍到工厂旁的小卖部,与旧同事叹茶聊天,已成日常习惯。

郑保福(86岁,退休员工)尽管已从该厂退休多年,但仍每天风雨不改地,到工厂旁的小卖部,与旧同事叹茶聊天。

他表示,他之前在厂内负责卫生部门,从1956年开始一直到2009年退休。

“刚开始的工钱,一小时是35仙,最辉煌的时期,有大约600多名员工。”

“50年代,八哩半一带都是黄梨园,当时都是用牛车载着已收割的黄梨到厂内。”

“除了加工黄梨,南益也为当地出钱出力开办南益华小,让员工子女受教育,当时至少有百多名学生,除此之外,还为员工提供宿舍和一日三餐,甚至员工的子女也可以一起用餐,管理方式很有人情味,这让员工都有一种归属感。”

他感触地说,如今听说工厂要停产了,觉得很是可惜,因为过去在厂内工作的员工就好像在大家庭工作一样,大家都和和气气地,而且厂内有不少超过退休年龄的高龄员工,恐怕也没有其他地方要聘请他们而因此失业了。

**已签发**柔:封面:【特稿】:老员工的铁饭碗,“南益王梨厂”83岁员工仍服务
阮希平:母亲、姐姐、大哥和四哥都曾是南益王梨厂的员工。

阮希平(65岁)表示,他的母亲、姐姐、大哥和四哥都曾是该厂的员工,他也因此有机会到南益华小就读小学。

“南益也有开饼干厂,我很记得,每当儿童节,南益饼干厂都会提供饼干给学生们。”

他说,其母亲在该厂工作时,每天凌晨5时30分就要起床工作,有时候到了赶货时期,甚至从凌晨做到隔天凌晨,只有午休和晚饭时间赶回家做饭,匆匆地扒了几口饭又回到厂内继续工作。

他表示,自己小时候经常会到该厂,包括受母亲使唤来拿东西。

**已签发**柔:封面:【特稿】:老员工的铁饭碗,“南益王梨厂”83岁员工仍服务
李逸农:生活圈都在八哩半这里,虽然赚不多钱,大家都是(在厂内)从年轻做到老。

李逸农(73岁,退休员工)表示,她从18岁开始进厂工作,一做就是54年,一直到71岁那年才因搬离了八哩半才自行退休。

“我以前都是回家煮饭吃了再回到工厂工作,因为不认识外面的天地,生活范围也都在八哩半这里,虽然赚不多钱,大家都是(在厂内)从年轻做到老。”

“以前自己还没有能力买屋时,幸好工厂有提供员工宿舍,一直到我的儿子有能力买屋子了,才搬出宿舍。”

**已签发**柔:封面:【特稿】:老员工的铁饭碗,“南益王梨厂”83岁员工仍服务
陈巧真:没了工作也就没有了生活寄托。

已在该厂工作了30多年的陈巧真表示,如果该厂真的停产了,恐怕再找不到可以收留她们这些高龄员工。

“没了工作也就没有了生活寄托。”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