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一則新聞,內容是大馬僱員公積金主席丹斯里阿末峇德里披露,根據國家銀行展開的2021年國民需求的財務能力與概括調查顯示,47%的大馬人很難拿出1000令吉應急。
數據也顯示,人們的收入僅作短期保留存款,待月底就會提出應付日常開支。
ADVERTISEMENT
如何提高人民的金融知識並加強個人財務規劃,實為當務之急。
筆者代課時常舉生活例子讓青少年理解,如代會計課時,由學生的筆記會計簿的資產負債表談開,讓大家明白何謂資產、何為負債。
我也會告訴大家往後工作時,僅記不必買豪華轎車,買一輛能到工作地點即可,莫要攀比或照顧門面,讓車貸佔了每月收入的大半,那財務自由之路則路迢迢了。
當然,也得考量如果二手車需要修理費用,那也是一筆花費。
若車子在休假用來兼職,如送外賣或當電召車載客,不失為一個開源管道,增加收入還車貸。如果工資和兼職收入相加後,再扣除車貸還有餘額,則你的車子是資產。
屋子買來自住則沒有資產或負債之分,畢竟每個人追求迥異,若另外購買房子供出租,而房租又能抵消貸款,則房子變成資產。
個人淺見,理財觀念當自中學時期開始,故打開中學生視野,讓這批青少年對財務管理有初步知識,對逐步提升國民的理財觀念是一個重要的過程。
當局或許可以考慮將理財納入中學課綱,讓青少年除了學習語文、科學、歷史、商科、會計、體育等科目外,也對金融理財有初步概念,往後步入職場知道如何先儲蓄後消費等,當可在理財路上少走冤枉路。
投稿須知:
■來稿可電郵([email protected])至本報新山辦事處;
■來稿可用筆名發表,但必須附上真實中英文姓名、身份證號碼、通訊地址與電話、電郵網址,以及銀行帳號(匯稿費用);
■投稿內容不可涉及包括宗教、種族等敏感課題;
■字數限800字;
■編輯對來稿內容,有修整的權力;
■本須知若有未盡善處,本報有權隨時增刪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