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邦令金9日讯)随着种植成本不断上涨,酥心黄梨(Morris)和水晶黄梨(Josapine)自本月起,每粒果实根据等级调涨20至30仙不等。
黄梨梨农的全国菜农总会会长林仕伟受访时说,近期农民面对了全球极端天气,尽管工友们改变了种种耕作方式,仍然得不到理想的成绩,黄梨产量随之下跌20至30%。
ADVERTISEMENT

他指出,种黄梨的工具如箩筐、催花药水和肥料等都涨价,农户被压得喘不过气,因此有必要调整价格。
收果商陈家海坦言,市场上的柔丝黄梨(Josa)较受消费者欢迎,甜度刚刚,但是这类黄梨需时超过10个月才能收成。
他说,黄梨面对强烈阳光暴晒后,果皮受伤就会被淘汰,导致农民损失不少。

陈家海在甘榜巴力依尼种植黄梨,附近近期出现野兽破坏黄梨,可收成产量更少。
“黄梨农被迫出资在园地四周围上铁丝网,防范野生动物破坏和偷黄梨贼破坏等等,否则要面对更大的亏损。”

种植经验超过50年的梨农宋金生受询问表示,当地盛产的黄梨多种类,大部分都是通过收购商运往各大城市的销售网,他所种植的黄梨一般运往柔南、中北马一带地区,适合水果摊贩售卖。
他坦言,靠天吃饭的梨农,面对高温天气时,就会在晚间摸黑提灯耕作,以避开极端天气炙烤。

资深梨农蔡悦强指出,疫情后百物高涨,梨农所采用的农耕用具,例如收割刀、手套、鸡公车、外劳工资,都无法逃避百物高涨的命运。
“所以,经过一年多才能够收成一个鲜梨,如果那个鲜梨保护不好,超过10个月的种植心血努力就白白浪费了。”
他说,农民有苦难言,所以今次调整价格也是无可奈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