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3年来与鼻咽癌抗战的日子,不只没有打倒锺永康(18岁),反而让他变得更坚强和积极,俨然是一位昔加末抗癌小勇士。
2020年5月,锺永康被证实患上末期鼻咽癌,同年6月开始接受抗癌疗程,直至去年8月共化疗25次和电疗51次。
ADVERTISEMENT
与癌魔拉锯战3年
2021年1月,当医生告诉说他身上癌症已受控时,他感到十分高兴。不过,两个月后,命运又为他带来另一个挑战,癌细胞已扩散到骨头里去。
目前,他的骨头已无法应付电疗考验,因此只能注射骨头强化剂,来与癌魔展开另一轮拉锯战。
锺永康对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表示,由于他的骨头受到癌魔攻击,因此一旦长时间在外活动,将会脸色苍白和身心疲倦。
与癌友交流分享心得
纵然如此,他对生命仍然充满期待,并积极参与华团青年活动、勤于在网上发贴分享即时新闻和介绍昔加末美食等。
乐观的他表示,他不给自己的生命留白,因此十分珍惜享受生活,并与癌友们交流和分享心得。
对于未来人生的期望,他想去大都市如吉隆坡或新山发展,去体验和开拓不同的人生。

15岁诊断患第4期鼻咽癌
化疗一个月身心痛苦
3年前,15岁的锺永康在昔加末巴杜卡端中学念中三。当年5月份的某一天,他发现颈项突然肿了起来,他和家人都以为是小病,于是去看私人诊所医生。
一个星期后,他的颈项肿块没有好转,于是在诊所医生建议下,去昔加末医院的耳鼻喉科检查。之前,一名友人已告诉他,说其患上鼻咽癌的亲戚,与他的症状极为相似。
两个星期后,检验报告出炉,医生告诉他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您患上第3期鼻咽癌,而癌细胞已逼进头部了,要赶快进行治疗。

当时,家人为了确定他的病情,而寻求第二位医生的意见。结果,这位马六甲一家专科医院的医生检查后,告诉他和家人一个更不好的消息︰确实是鼻咽癌,而且是第4期。
他说,当时他根本不了解治癌疗程,也以为它只是一个普通病症,很快就可以恢复健康,因此他保持一贯的乐观,直至化疗一个月后,才知道疗程对他身心所带来的痛苦。
他每两个星期去马六甲某专科医院化疗一次,期间他的身型暴瘦、脱发等,那一刻,他才感到癌症的可怕。

社会人士捐助是积极抗癌动力
锺永康矢言勇敢抗癌,永远保持积极心态,才不辜负在病发治癌期间,社会人士给予他的捐助和期望。
他表示,3年前当家人公开他患癌寻医一事,获得很多社会人士的捐助,让他和家人铭感五内。

他说,若不是社会人士的捐助,他无法想像如何应付这3年来的医药费,这也是他目前积极抗癌的动力。
治癌初期,他曾经陷入人生最低潮,怨天尤人为何让他患上癌症。不过,在至亲好友的鼓励下,他很快就收拾心情走出阴霾,迎战癌症。
露脸分享化疗经过
以前的他,由于仍有心理障碍,2020年8月只以不露脸的方式,在网上分享抗癌过程。
2021年3月,他试着露脸分享化疗经过,结果获得更多网友的点赞和打气留言,这让他更勇于公开分享抗癌,以鼓励其他癌友走出阴影。

扩大生活圈子调整心情
锺永康不向癌魔低头,不只勇敢抗癌,还积极参与华团组织,服务社会。
擅长网络宣传的他,在去年协助昔加末中华公会青年团,宣传该团主办的2022年中秋节活动,较后应邀加入该团成为理事。
他认为,与其每天为病情自怨自艾,倒不如勇敢走出来,面对社会和扩大生活圈子,这绝对有助调整心情和抗癌。

分享家乡美食有满足感
此外,他喜欢各类美食,还是一个介绍昔加末美食脸书专页的管理员,平时勤于搜网,一发现适合的题材时,就上贴分享家乡的美食。
当看到很多网友为他介绍的美食图贴转发或留言时,他都感到很大的满足感,这也是他继续挖料发贴的最大动力。
另一方面,他在病发前的症兆是常流鼻血和痰有血,惟他当时没有加以注意,否则就可以更早发现患癌和治疗,而不是拖到第三期癌症才去治疗。
毕业于励志华小的他,自小蹦磞跳跳,和一般孩童没有两样,惟皮肤敏感和容易伤风感冒。
锺永康上有一兄二姐,之前和父母住在亚罗拉新村,目前已搬到甘榜爪哇花园住宅区。
他14岁时半工半读,在亚罗拉新村一间咖啡店当助理,直至1年3个月后冠病行管令为止。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新加坡16日讯)一名女教师年轻时被诊断出患鼻咽癌,前后进行了35次放射疗法。她在最艰难的时刻以音乐治愈身心,如今是一名中学教师,希望靠音乐鼓励癌症患者越战越勇。
《新明日报》报道,在毅道中学执教的卢姿颖(32岁)是儿童癌症基金会的受益人之一。她16岁时被诊断出患有鼻咽癌,前后分别进行了35次放射疗法以及8次活组织检查(biopsy)。
“我多年来其实都面对偏头痛的困扰。由于小时候有心脏问题,医生最初认为我的症状可能与心脏有关,但却始终未发现问题。直至某一天,我在上钢琴课时突然晕倒。因为怀疑这可能与神经系统有关,于是见了神经科医生。”
结果神经科医生注意到她有用嘴呼吸的习惯,对方将情况告知另一名耳鼻喉科医生,过后就为她安排了核磁共振检查。
“报告结果显示我患有鼻咽癌。这非常罕见,因为很少会有年轻亚洲女性有鼻咽癌。”
卢姿颖说,手术后失去了进食、说话和吞咽能力。化疗和放射疗法也让她脱发和反复呕吐,过程苦不堪言。幸运的是,她得到家人、朋友、老师和儿童癌症基金会的支持。
“我相信,即使当世界休止时,音乐从不止息。在经历失语后,我开始创作歌曲来释放负面情绪。在医院的每个深夜里,我开始用文字抒发情感,然后变成歌词。”
音乐创作成为她重要的支撑。“当我亲眼目睹同病房的病友离世,我对未来充满恐惧。也是在这个时候,我体验到了音乐的力量,而我在那时创作的曲子,也在10年后的一场音乐会上让大家听到。我因此创作更多音乐,希望用音乐鼓励更多人勇敢抗癌。”
卢姿颖的癌症已得到控制,她多年来积极参与儿童癌症基金会举办的活动,包括在“散发希望”(Hair for Hope)上与公众分享自己的抗癌经历。
此外,儿童癌症基金会举办“关爱之心”感恩与颁奖典礼,她也在典礼上担任表演嘉宾。
加入音乐剧团圆梦
2021年,卢姿颖带着对音乐的热忱尝试了音乐剧表演。她希望能借此证明,即使有过鼻咽癌,依旧能够继续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治疗导致唾液腺功能受损,我在音乐剧表达方面需要比平常人付出双倍的努力。”
通过音乐剧,她仿佛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和身份认同,让她更有信心面对挑战。“我也感激儿童癌症基金会为我提供一个表演和成长的平台。”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