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古來縣最早的“新鎮”,早前是一片橡膠樹,於1960年年杪建築,由於地理位置優越,一躍成為古來當時備受歡迎的住宅及輕工業區。
這裡曾經有古來最熱鬧的早市集、最火紅的年貨城、八九十年代最繁華的街道,也曾經是古來第10個新村的一部分。
ADVERTISEMENT
這裡曾經見證民政黨在古來的政治勢力版圖,自1999年開始,出現了該黨全國唯一的村長職──大古來村長,奈何這華人村長職務卻無法長長久久,經歷了5名村長,即鄭萬欽、洪和忠、歐進、馮毅生及賴鴻勉後,這村長職就在2018年的政治海嘯中被席捲,也讓古來第10個新村及村長職僅留在歷史長河中。
這期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的《這些人,那些事》,要帶領讀者回看大古來(Kulai Besar)曾經最熱鬧6條街道──大古來一巷至六巷。
由於涉及法律訴訟案,大古來一巷的房子及店屋已在90年代杪被拆除,如今只見雜草叢生;二巷及三巷也在去年杪搬遷及拆除,如今只剩下殘磚碎瓦;四巷、五巷及六巷的命運,則還在法律程序中……
陳修南:華人不到10% 六巷猶如羅興亞村
住在大古來四巷的陳修南(80歲)表示,一巷至六巷是古來區最早發展的住宅區,也曾經是最繁華的地區,早年所住的居民清一色華人,店面的生意營業至晚上10時許,如今在原有居民或售或租下,擁有房產的華人不及30%,真正居住在該處的華人也不到10%。
他指出,大古來一巷在90年代杪被拆除後,該區一帶就逐漸走向沒落,許多居民也在法律訴訟案影響下,搬遷至其他花園區,而他們所留下的房子,或售或租,或被吸毒者或羅興亞難民所佔據。
陳修南坦言,他已在附近花園區購置房子,但因為一直捨不得搬遷,是少數仍住在該區的華人。
他形容目前該區居民以羅興亞人佔多數,特別是六巷,儼然就是羅興亞村。
馮毅生:2018政治海嘯 再沒第10個村長
民政黨第4任大古來村長馮毅生(75歲)表示,一巷至六巷早年居住的都是華人,曾經也有一個讓居民休閒的籃球場、最傳統的中元普渡盛會、最熱鬧的早市,還有曾經最具代表性的古來年貨城,也都在這裡聚集了許多人潮。
他指出,位於聯邦大道旁的早市及一年一度的年貨城,在80年代至90年代時期,可說是古來人潮最多的早市和年貨城,但隨著古來多個大型屋業的築起及霸級市場的進軍,早市集的人潮逐漸減少,也分散了各處。
2018年的政治海嘯帶來政治改朝換代,“大古來村長”頓成歷史名詞,古來縣只保留了9個村長職,再沒有第10個村長──“大古來村長”的延續委任。
位於聯邦大道旁的大古來年貨城,也於2019年在衍生交通阻塞的問題後,搬遷至古來優美城中小型工業區(SME),讓大古來過往的熱鬧街景,從此再不復存在。
餘偉勝:年貨城搬遷前很熱鬧
在三巷土生土長的居民餘偉勝(57歲)表示,從兒時嬉鬧到協助父親打理雜貨店,大古來佔了他人生非常重要及熟悉的部份,這裡留下他成長期的許多回憶。
他表示,在法律訴訟的影響下,他們已搬離該區,但年貨城被搬遷之前,每一年的新年前夕,那些當年的鄰居和同窗都會不約而同地回到年貨城採購,感受新年的氣氛。
他說:“農曆新年前最後一個星期的年貨城,可說是古來最熱鬧的年貨城。我們就好像在外打拼的遊子,一年一度回到老家,不論是站在以前的店前,還是舉起手機打卡,那種熟悉興奮的感覺,真的令人難以形容。”
他表示,不清楚被拆除的三巷和四巷會帶來什麼發展,只希望能為當地帶來另一波激流。
楊德勤:80年代一至六巷最繁華商店街
曾經在三巷售賣魚頭米粉24年的楊德勤形容,古來一巷至六巷是80年代古來最繁華的商店街,主要是當地的早市吸引不少附近一帶的居民前往購物。
他表示,受法律訴訟案的影響,三巷及四巷的居民和商家,於去年10月中旬接獲搬遷令,如今三巷及四巷的建築已被拆空。
劉俊雄:大古來承載美好記憶
57歲的劉俊雄則表示,大古來承載著他們年少的記憶,特別是一年一度的年貨城,留下非常美好的記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