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冬武吉摩是距離麻坡市區逾10公里的一個淳樸小鎮,雖然人口不多,大家相處卻頗為融洽,而相信許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地區竟然比麻坡市還早開發逾30年。
在武吉摩,有著巴冬地區乃至麻坡縣最早的華人廟宇,祭拜著與錫礦業密切相關的人物——甲必丹盛名利;這座廟宇就是“仙師宮”。
ADVERTISEMENT
武吉摩仙師宮建於1872年之前,至今已有超過150年的歷史,是當地逾百年發展史的見證者,默默守護著這一方水土。
本期《這些人,那些事》就向讀者介紹武吉摩仙師宮,透過該宮的歷史文物與一些文史資料,窺探曾經發生在當地的一些事蹟。
主殿建大石上 百多年融為一體
仙師宮位於武吉摩大街旁,路口有著大大的牌樓,往內走數十公尺就是面積約四分之三英畝的廟地。
這片廟地上還建有廟宇、大禮堂、食堂及一些美化建設,廟宇後方則是山坡樹林及穆斯林墓地。
這座廟宇除了依山而建,更是“石頭上的廟宇”,因為位於二樓的主殿正是建在大石頭上,與石頭緊密相連,融為一體,百多年來不曾改變。
客家籍礦工最早開埠者
根據記載,武吉摩早在19世紀後期,因有著豐富錫礦而迎來了一群客家籍礦工,這批礦工也成為當地最早的開埠者。
19世紀的採礦業中,有著一號響噹噹的人物——盛明利;他祖籍廣東惠州,是第一任甲必丹,也是採礦業領袖。
有傳他在一場戰爭中犧牲後流出白色的血液,而被礦工供奉為“仙師爺”。因此,客家礦工前往武吉摩採礦時,也把甲必丹盛明利的神祗帶到當地。
善信乘舢板經水路膜拜
據《淙淙巴冬河一一巴冬華人社會發展史》記載,當時礦工們把裝有神祗的籃子放在地上,之後卻怎麼也提不起來,認為神明顯靈,要留在該處讓人供奉,於是就在該處興建茅草屋子來安置。
就這樣,這間茅草屋也成為了武吉摩仙師宮最早期的建築;而在那個陸路交通不發達的時代,善信都是乘坐舢板通過水路而來拈香膜拜,祈求平安。
初建過程沒文獻記載 文物見證歷史
武吉摩仙師宮是我國第5間供奉甲必丹盛明利的廟宇,雖然此廟宇的初建過程沒有明確的文獻記載,但廟宇中的歷史文物卻是歷史的證人。
該宮至今仍保存著刻有“仙師爺/同治十一年卯月”(1872年)的石香爐,證明了該廟宇在當時就已存在。
1901年,仙師宮進行了一次修築工程,廟宇旁至今仍豎立著當年的“建宮獻金徵信錄”石碑,志期“光緒二十七年歲次辛丑孟春月日”。
這個石碑記錄了100多名捐獻者的名字與獻金,從2元到30元都有,是先輩維護廟宇及信仰的證明,也顯示了該宮當時在眾人心中的地位。
此外,通往前殿正面的樓梯口兩旁,也放著寫有“1927丁卯歲春立”及“中華民國拾陸年”的石墩。
各籍貫華人交流聚集點
另一方面,根據官方史料,仙師宮數十年前不只是華人廟宇,也是海山公司及後來的義興公司的活動會所,是各籍貫華人交流聚集的地點。
1910年柔佛王國土地法令生效,僑領許炳昌在1912年10月8日,向蘇丹政府申請重新規劃廟地,獲得蘇丹依布拉欣恩准,並在1918年憲報頒佈該地為華人廟宇保留地。
蘇江河:經歷戰亂卻未遭破壞
武吉摩仙師宮會務顧問蘇江河(84歲)指出,仙師宮最初由客家人管理,之後隨著局勢變遷才先後由其他籍貫負責,直到1975年註冊成立理事會,而他則出任財政。
他表示,理事會成立後的同一年就展開擴建工程,在主殿前增建前殿;同時,理事會也陸續發現一些歷史文物,就把文物重新擺設安置。
他披露,在一次挖溝工程時,他無意中發現一塊志期1918年的路碑,寫有“拜仙師公宮小路直行/蘇金此答謝”,相信就是為信徒指路。
他也說,上世紀初的居民都是落戶各芭園,直到緊急時期才被集中起來,形成了如今的武吉摩市鎮,而仙師宮雖然經歷過戰亂,卻從未遭到破壞。
他補充,該宮2006年進行提升及美化工程,除了獲得民間及社團的支持,也獲得政府撥款。
林頌成:擁3泉井各有功能
仙師宮的特徵之一是“山水合一”,雖然依山而建,卻也水源不缺。
仙師宮理事會主席林頌成指出,該宮共有3處泉井,常年水源不竭且清澈見底,相信是附近山泉水彙集形成。
“過去,這3個泉井有個別功能,其中供善信去晦氣的泉井不開放使用、另外兩個分別是讓民眾梳洗沖涼及煮食飲用。”
他披露,麻坡地區在60年代曾鬧水荒,人們紛紛前往該宮的泉井取水,有者甚至從麻坡市遠道而來,儘管當時取水人數眾多,但泉水不久後又再流入,從不見乾涸。
“如今,供民眾梳洗的泉井已改為許願池,另2個泉井則作用不變。”
他補充,該宮的神誕日落在農曆正月十八,據聞是當時客家礦工們拿不起甲必丹盛明利神祗的日期,就以此日期為神誕日。
談及該宮大禮堂,林頌成指早期是方便民眾或其他團體舉辦活動或婚宴,惟之後辦婚宴及活動的人數越來越少,如今就成為該宮神誕慶典的場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