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章日前的新聞標題為“第一和最後一年除外,大學生可居家上課”,閱讀相關新聞,不禁捏了把冷汗。
回想我們大學時期,常常互相調侃,主修的就是課外活動。第一年的時候,感覺自己好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任何活動都好有趣也很新鮮,什麼都參加。第二年開始,選擇性參加,也成了學長,開始擔任一些職務。第三年至第四年,假期都排滿生活營,而且也擔起帶學弟學妹的大任。
ADVERTISEMENT
我常常覺得大學生活是我人生一大轉捩點。因為年輕,勇於嘗試,也不羞於犯錯,被人責罵也不怕,因為沒有牽絆,可以全情投入,我身邊也有許多人有同感。
現在的大學生活呢?上個星期,孩子參加了英語辯論會,我們全家都敬佩她勇氣可嘉。一個從華小讀到國中的學生,從小就是母語環境長大薰陶的孩子,就是因為自己英語不強,才去參加英文辯論會。如果是居家上課的大學生,是不是就減少了這個學習的機會?
友人的孩子就提到,大學課業有機會和學長同組做功課,發現學長雖然成績滿分(4.0)。可是,在組別功課裡,卻屬於“潛水”狀態。
不曉得是不是這些都是經歷行管令的大學生,所以不善於表達,或者不善於與他人一起完成課業(team assignment)?
除了課外活動,其實大學生在大學裡生活就猶如一個社會縮影。與同房一起生活,學習與他人相處。在課堂上,與講師和同學的互動等等,是居家上課無法學習的。
終結而論,對於“大學生可居家上課”,我真的無法苟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