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為名的峇株巴轄巴力務魯,早年陸路交通不便,村民們主要通過“水路”乘舢舨渡河外出,但隨著地方上建橋修路迅速發展,如今村內早已不見竹子及舢舨。
ADVERTISEMENT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本期〈這些人,那些事〉,來到峇株巴轄的華裔重組村――巴力務魯(Parit Buloh)。
在當地新邦加南河河畔的巴力務魯大溝旁,早年長著兩簇多達數十根的大竹子,因此這個村子便以“竹”(Buloh)來命名。
“水路”已成老村民集體記憶
在1960年代,巴力務魯通往明魯的道路窄小,車輛無法通行,所以村民多數都是乘搭舢舨渡河,通過“水路”前往峇株巴轄市區,成為當地老一輩村民的集體記憶。
但時至今日,巴力務魯路及巴力務魯橋已成為連接中江路及居鑾路的交通要道,村子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契機。
林天旺:溝旁竹子令村民飽受水患
巴力務魯首任村長兼普樂學校董事長林天旺(72歲)表示,他在2016年巴力務魯成為重組村後出任村長,當時村內已不見竹子的蹤跡。
他回憶說,在1970年代,大溝旁的大竹子長達數十呎,許多竹葉及小竹子伸入小河中,導致水流不通而發生水患,令村民飽受困擾。
“當時我是明魯村委會成員,負責巴力務魯的事務,所以便應村民的要求,用挖泥機剷除竹子,不料過後竹子又再度生長。”
他後來再出動重型“神手”,將河邊竹子連根拔起,才一勞永逸解決當地竹子釀成的水患問題。
“後來村內只有一些園地還有竹子,但也陸續被村民剷除了,因為竹子生長很快,而且還會藏蛇,所以村民都不愛種竹,巴力務魯也成為了沒有竹子的竹村。”
他透露,早年巴力務魯附近長滿碩莪樹,村民都用碩莪樹的葉子編成亞答屋屋頂,村內亞答屋林立,後來才漸漸出現梓片及瓦片屋頂。
乘舢舨渡河 80年代末才有陸路
以前巴力務魯的陸路交通不便,許多村民都是從村內騎腳車或摩托車到河邊,然後乘搭舢舨渡過新邦加南河,再乘搭巴士前往市區。
林天旺說,當年村民們都是乘坐馬來船伕的小舢舨渡河,而雜貨店則擁有大舢舨,可以載貨進入村子。
他說,以前每當村內辦喪事時,雜貨店老闆也會出動大舢舨協助村民運載棺木。
“巴力務魯通往明魯的道路,到了70年代才加寬及允許車輛通行,但紅泥路依然很不方便,所以不少村民仍使用水路出入市區,直到80年代末才改用陸路。”
他透露,早年許多村內的學生都通過水路,到居鑾路文西蘇萊曼國中上學,在陸路開放後,便有越來越多學生前往中江區的國中就讀。
他指出,乘船渡河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尤其下雨時水流相當湍急,所以每逢陰天快要下雨時,校長都會允許學生提早放學回家,而且學校還為學生提供救生衣以策安全。
“記得當年還有一些女生投訴,指頑皮的男生在渡河時喜歡搖晃舢舨,令女生提心吊膽,所以後來許多學生都自行騎腳車到中江路路口,然後再搭巴士去中江上學。”
開通陸路 地價漲數十倍
在已故前四加亭國會議員丹斯里莫哈末阿茲爭取下,巴力務魯橋及新路工程於2009年完工啟用後,全面帶動了巴力務魯的地方發展。
林天旺指出,在建橋修路後,舢舨服務便已絕跡,民眾可以從中江路開車經過當地直通居鑾路,所以地價上漲數十倍,而且還興建了新工廠。
“本地惟一的華小普樂學校,也迎來了更多外來學生,人數從70多人增至高峰期的180多人,而且目前仍保持在160多人。”
他說,在1997年,普樂學校董家協免費用校車載送學生上課,榮獲華教組織最高榮譽的“林連玉精神獎”,目前董家協依然贊助全校學生免費早餐,以吸引更多學生就讀。
陳志華:馬來同胞搬遷舢舨絕跡
巴力務魯村長陳志華(56歲)表示,當年有幾戶馬來家庭在河邊提供乘船服務,早期每趟10仙,後來漲至20仙,而學生則有半價優惠。
“以前村內有大約7戶馬來家庭,但後來馬來同胞都陸續將園地變賣後搬遷,而且村內也見不到舢舨了。”
他指出,目前巴力務魯只剩下1戶馬來村民,而華裔村民則有70多戶。
他說,在今年3月的柔州大水災中,巴力務魯有半個村子飽受水患之苦,因此村委會除了申請重修及加寬村內道路,也會提昇水溝成為洋灰溝以防水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