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人文足迹

|

善心美事

发布: 3:47pm 12/04/2023

特殊学生

技能

荣耀社区中心

特殊学生

技能

荣耀社区中心

【善心美事】榮耀社區中心傳授技能 開餐廳讓特殊兒自立

报道/摄影:李桂萍
**已签发**柔:封面:【善心美事】:荣耀社区中心开设餐厅,让特殊学生掌握技能
有了家長從旁指導,學生在廚房做烘焙、煮食,掌握一技之長。(李桂萍攝)

(新山12日訊)“榮耀社區中心(GLC Care)”多年來提供多元性特殊教育課程與學習,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揮,今年更進而設立餐飲服務的茶餐廳,由特殊學生及家長一起製作麵包、包子、蛋糕、早午餐等供堂食與外賣,希望孩子們能走自己的路,也減輕中心的日常運作經費。

該中心位於新山百合花園的三層樓店屋單位,甫經營的餐廳在底層,環境整潔舒適,另兩層則是作為不同年齡的學生上課或手工班、技職班課室。

ADVERTISEMENT

**已签发**柔:封面:【善心美事】:荣耀社区中心开设餐厅,让特殊学生掌握技能
張淑芬(左)與許詩霓通過餐飲服務,協助特殊學生建立自信。(李桂萍攝)
家長從旁指導學生

榮耀社區中心主席張淑芬接受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訪問時表示,餐廳目前是12位學生值班,早上7時30分學生由家長協助推出各種口味的餐飲食品,直至下午4時下班。

她說,餐單不定時會更換,有了家長從旁指導,學生得心應手在廚房做烘焙、煮食,掌握一技之長,學習獨立和接觸人群的社交

**已签发**柔:封面:【善心美事】:荣耀社区中心开设餐厅,让特殊学生掌握技能
學生從烘焙課程建立關懷互助態度。(李桂萍攝)

榮耀社區中心成立於2005年,屬於新山全備福音教會轄下其中一個教育組,通過因應學生各別需要的小組教學,以及提供一系列的輔導及支援服務。

張淑芬表示,當初學生從教會作為起步,每星期供應一次早餐餐點,逐步把烘焙、烹飪技能慢慢學上手。

“特殊學生雖然面對程度不一的學習障礙,在瞭解他們的情況並給予適當的輔導和幫助,學生都能培養正確態度,建立關懷互助、平等共融的學習環境。”

榮耀社區中心地址為:1-01、1-02 & 3,Jalan Molek 3/20,Taman Molek,Johor Bahru。

許詩霓:特殊兒應與社區維持緊扣
**已签发**柔:封面:【善心美事】:荣耀社区中心开设餐厅,让特殊学生掌握技能
甫投入營業的餐廳,環境舒適整潔。(取自臉書)

榮耀社區中心未來的願景是希望打造綜合住宿、工作、休閒活動等設施的共融社區,成為與居民相互接觸、建立友誼的空間。

榮耀社區中心副主席許詩霓認為,特殊學生應與社區維持緊扣關係,學生與家長都需要開放自己,加強與社區居民的認識、交流,而開設餐廳是一個最容易建立橋樑的起點。

“學生化身為收銀、銷售員等角色,在經營餐飲的鍛練中提升溝通能力,讓學生以主導角色服務區內居民,為彼此創造互動的機會。”

**已签发**柔:封面:【善心美事】:荣耀社区中心开设餐厅,让特殊学生掌握技能
學生化身為收銀、銷售員等角色,在經營餐飲的鍛練中提升溝通能力。(李桂萍攝)

她說,學生若只與家人、教師同學相處,受到很好的保護,但當他們踏出社會,就會很難適應。

“所以我們希望擁有一個平臺,社區居民也瞭解他們的特質和需要,肯定大家的付出,對日後發展會很有幫助。”

需家長配合鑑定所需援助

特殊學生在兼容的學習環境中成長,各人盡展所長,與此同時,需要家長配合,與中心的教師保持緊密聯繫,鑑定學生的特殊需要及提供協助。

**已签发**柔:封面:【善心美事】:荣耀社区中心开设餐厅,让特殊学生掌握技能
榮耀社區中心依據不同年齡學生的需求,設計安全的學習環境。(李桂萍攝)

許詩霓說,中心的學生以自閉症居多,另包括學習緩慢、過動等症狀,唯大家都擁有平等的教育機會,愉快地融入群體生活。

**已签发**柔:封面:【善心美事】:荣耀社区中心开设餐厅,让特殊学生掌握技能
椰漿飯、蔥油餅和咖啡都是學生經家長指點而呈獻的餐飲。(李桂萍攝)

該中心目前有60位年齡介於4歲至30歲學員,負責餐廳值班工作的學生主要是20歲以上。

定期安排參與社區活動

許詩霓指出,除了課堂指導,中心定期安排學生參與社區活動,例如購物、運動,學生還可按本身的興趣、嗜好及才能,參加中心編定的卡拉ok、遊戲、汽球造型、烹飪課餘項目,增添學習樂趣。

“透過正規和非正規課程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自主性及得到成就感,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改善和提升自己,進而取得尊重。”

“家長可以從中聆聽孩子的心聲,加以配合和支持。”

張淑芬:特殊兒也需學行為標準

特殊學生也需學習社會所接受的行為標準,糾正不當的舉止,避免傷害自己及他人,並掌握與人溝通的技巧。

張淑芬說,以情緒管理為例,學生需明白和認識什麼是可接受的行為,過分溺愛及保護都會妨礙他們成長。

“我們讓學生採訪身邊親人朋友,詢問對方什麼情況下會生氣或是開心?生氣或開心時做些什麼?同時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

“在討論個人感受和行為表現時,幫助他們找出行為背後的原因,以及瞭解自己的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影響。”

**已签发**柔:封面:【善心美事】:荣耀社区中心开设餐厅,让特殊学生掌握技能
學生手工製作的成品。(李桂萍攝)

張淑芬也說,學習理解情緒溝通的功課上,家長與孩子一起搭配,共同努力,有助於營造一個親切、安全和激勵學習的環境,讓他們發展創造能力。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