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大柔佛焦点

发布: 4:30pm 06/04/2023

举报

动物

虐待

保护

举报

动物

虐待

保护

【特稿】虐待動物事件引人髮指 怎麼做才能保護動物?

报导:张赛玉(照片由受访者提供/取自脸书/档案照)
柔:【特稿】: 虐待动物事件引人发指  怎么做才能保护动物?
獲拯救的流浪貓狗,建議採取“TNR”(Trap Neuter Return)即“誘捕、結紮、原地放養”的形式,讓它們回到熟悉的地方生活。

(新山6日訊)動物是有靈性的,動物更是有生命的。

近期新山發生了2起動物的案件,一起是棒打還火燒狗,另一起則沒有善待動物,致貓狗在惡劣的環境下求存,事件經曝光後令人髮指,也發人深省“我們能做甚麼保護這些弱小動物不遭傷害?”

ADVERTISEMENT

在我們生活周遭,虐待動物的案件時有所聞,曾經轟動國內的就有2019年8月發生在浮羅交怡的“流浪狗中箭身亡”事件,以及同年12月,一對生前形影不離的貓狗遭人毒死街頭的冷血事件。

柔:【特稿】: 虐待动物事件引人发指  怎么做才能保护动物?
近期在新山發生的青年打狗及燒狗事件犯眾憎。

甫於今年3月在新山士姑來金山園遭民眾揭發的棍打流浪狗,再點火燒狗的個案,還有隆市蕉賴皇后鎮男租客疑在公寓內殘殺、分屍數十隻貓的殘忍手法,更引起愛動物人士的集體譴責,輿論也聲聲撻伐。

貓和狗是最親近人類社會的動物,一般不具攻擊性,可是它們往往卻成為了“受虐者”,遭到飼主或陌生人的惡待以至遍體麟傷甚至枉死,對於沒有“話語權”的動物,其實民眾可以扮演舉報者的角色為它們“發聲”,即使沒有挺身而出也可以間接保護它們,讓遭到殘忍對待的貓狗或其他動物得以脫離施虐者的手。

目擊動物被虐待,你可以做甚麼呢?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向獸醫與動物庇護所的義工瞭解到,保護遭遇虐待的動物並不一定是第一時間將它們解救出來,尤其是有飼主的動物,優先採取的措施反倒是先投報獸醫局,再由當局聯合警方行動、調查,因為唯有藉此方式才能掌握足夠的證據揪出涉案者,此後才依循法律途徑將涉案者繩之以法,否則施虐者將繼續逍遙法外。

對於流浪在外的動物,民眾也可依據同樣程序處理,除非遇到緊急情況,可挺身施救送往獸醫診所救治或向動物庇護所通報,由義工來接手。

陳澤南籲目擊虐畜事件的民眾,為了掌握證據對施虐者繩之以法,應向獸醫局投報,並由該局聯合警方調查。

資深獸醫陳澤南受詢時指出,一般民眾看到動物被虐待,第一時間都會先聯繫動物庇護所的人員將受虐動物解救出來,好讓受傷的動物能得到治療。

民眾的愛心毋庸置疑,但他認為,對於一些非緊急的狀況(即動物並非遭受很大的傷害),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向獸醫局投報,由當局派員實地瞭解,掌握一定的證據,這樣日後才能入案提控施虐者,否則在證據不明確的情況下,施虐者就有機會把責任推掉,無法達到以儆效尤的目的。

柔:【特稿】: 虐待动物事件引人发指  怎么做才能保护动物?
被毆打覆被火燒的流浪狗幸獲獸醫治療。

他說,虐待動物的事件在新山並不常見,而他接觸過的個案都是好幾年前的事,其中就有將狗兒綁在大太陽底下曝曬的指控,另一個較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飼主將毛孩棄養在搬空的屋子,以致狗兒飢餓過度發生“狗吃狗”的可怕事件。

他指出,判斷有關動物是否遭到主人虐待有5大條件,分別為:(1)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2)未提供食水;(3)沒有照顧到動物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例如長時間關著影響其情緒;(4)動物生病了沒有給予治療;(5)動物居住環境條件不盡理想。

陳澤南也提到了一點,民眾看到流浪貓狗遭虐待受傷將之送醫時,應該考慮下一步要怎麼做。

“的確,看到貓狗受傷我們不能見死不救,可是,將這些動物送往診所治療後,之後要如何安頓呢?這個現實的問題,我們不得不考慮。”

他說,若施救者無法自己領養,打算將接受治療後的貓狗送往動物庇護所,這個考慮雖然行得通,但私人經營的動物庇護所大多都面對了“長貧難顧”的問題,也不會輕易收容新成員。對此,他建議採取“TNR”(Trap Neuter Return)即“誘捕、結紮、原地放養”的形式,讓貓狗回到他們熟悉的地方生活。

“以毛孩來說,它們都有強烈的‘地盤’意識,所以,將結紮後的狗放回它原來生活的地方,並沒有不好,除非它對這個社區造成了困擾,比如會咬人,否則自有附近的居民會餵養它。”

柔:【特稿】: 虐待动物事件引人发指  怎么做才能保护动物?
李宜霖拯救的毛孩,早前被汽車撞傷逃至溝渠邊躲避,幸獲民眾投報,及時得以被救起送往治療。

希望護生園義工李宜霖表示,接獲投報個案時,義工們一般會上門先了解情況,並從教育為出發點,嘗試與遭受虐待的動物飼主交流、溝通,讓對方明白他的做法有欠妥當,勸解後,義工也會跟進後續情況,如果虐待的行為持續,他們就會向獸醫局舉報,由當局派員調查。

她強調,動物遭到虐待,問題往往是出在人的身上,並非動物本身有甚麼問題。

她透露,該庇護所一個月差不多會接獲3至4通要求解救動物尤其是毛孩的電話,而她以往接觸的個案皆以飼主未善待毛孩的案例居多,包括讓狗兒日曬雨淋、長期以鐵鏈捆鎖及活動空間不足等。

柔:【特稿】: 虐待动物事件引人发指  怎么做才能保护动物?
希望護生園在臉書上載虐狗燒狗事件強力譴責殘忍的施虐行為。

提到流浪動物特別是野狗,李宜霖也鼓勵民眾,若是遇到受傷的毛孩想將之送往獸醫診所治療,但又擔心治療費的話,其實可向該庇護所申請一個代碼(code),有了這個代碼,即可從與希望護生園有合作關係的診所獲得折扣優惠。

李宜霖坦言,基於收容空間已達上限,該庇護所不一定會接收民眾救出後的動物,除非毛孩的傷勢很嚴重,治療後還須經過數次複診,否則他們同樣建議採取“TNR”的方式,讓流浪貓狗回到它原來生活的空間。

“流浪動物到新的地方會對它們造成心理上的壓力,何況收容所的空間有限,容易引起爭地盤而打架的事件,所以,我們也建議‘誘捕、結紮、原地放養’的計劃。”

至於那些遭主人遺棄的動物,她說,這些突然失寵的動物,因為習慣了被圈養,反倒不適合流浪在外。

迴歸正題,不論是動物遭飼主虐待,或是流浪毛孩受到虐待,根源都在“人”。因此,李宜霖提醒,“飼養動物是一輩子的承諾和責任”,飼養前最好考慮清楚,勿在日後成為不負責任的主人。

除了人,動物也有它的生存權,因此,法律才要保護受到虐待的動物,為它們“抗辯”。

我國政府為了重罰動物施虐者早於2017年7月1日頒佈了《2015年動物福利法令》(772法令),同時針對一些罪行提供了具體的條款,譬如第29條文(虐待動物)、第30條文(殺害動物)、第31條文(下毒)和第32條文(虐待動物)等。

在上述法令下,施虐者一旦罪成,可被判處不少於2萬令吉和不超過10萬令吉的罰款,或不超過3年的監禁,或兩者兼施。

其他涉及虐待動物的法令,還包括1953年動物法令第44(1)(a)(虐待動物)條文,罪名成立者將遭罰款不超過5萬令吉或監禁不超過1年,或兩者兼施。

同一個法令下的第44(1)(d)條文,即惡作劇或不合理情況下做出或省略任何舉動,造成動物承受非必要疼痛或痛苦,罪成者也會面對不少過5萬令吉或監禁1年,或兩者兼施的懲戒。

此外,刑事法典第428(殺害或毒害動物)條文,也將對罪成者施以最高3年監禁或罰款,或兩者兼施的刑罰。

民眾若發現有人虐待動物如何舉報呢,以下有幾個管道:

1)進入http://www.spca.org.my/點擊投報虐待

2)進入MyAnimalWelfare網站投報

3)撥打希望護生園投報熱線:012-716 7123

4)柔佛州獸醫局:07 – 244 5844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