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9日訊)新加坡杜克—國大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上課時間太早會影響學習成效。
據《聯合早報》報道,該醫學院在2016到2019年展開調查,收集國大學生課堂出席率、網上學習平臺使用率和成績等數據,旨在瞭解“早課”與出席率、平均成績(GPA)和睡眠的關聯。個別項目收集的數據涵蓋共3萬9000多名學生。
ADVERTISEMENT
根據研究結果,早課的出席率和學生的平均成績都較低,因此,研究團隊建議,大學可考慮延後上課時間,避免學生缺課的情況。
杜克—國大星期一(3月27日)發文告說,過去有研究反映延後中學的上課時間有助於改善學生的睡眠質量,但有關上課時間對成績的影響,過去的研究沒有明確的答案。
為了解早課對大學生的影響,領導研究的杜克—國大醫學院副教授約書亞·古利(Joshua Gooley)與團隊利用學生登錄無線網絡,以及學校數碼學習平臺的數據進行分析,也另針對當中的181名學生展開六週的脈動記(Actigraphy)調查,瞭解這組學生的睡眠習慣。
根據這份於上個月在科學刊物《自然》發表的研究報告,在分析2萬3000多名學生的校園無線上網記錄後,團隊發現上午8時的講堂課,學生出席率比其他時段平均少約10個百分點。
團隊在對比3萬3000多名學生的成績和早課的數量後也發現,一週內在早上有較多課的學生平均成績要比沒有早課的學生差。
但報告也提出這項研究的侷限。校園無線上網記錄是用來了解學生的課堂出席率,但部分學生未必利用無線網絡。數碼學習平臺的使用率也不能完全反映學生的日常活動與睡眠習慣。
研究團隊接下來計劃研究“早起的鳥兒”與“夜貓子”這兩類學生在課堂出席率、睡眠、學業表現等方面的差別。
約書亞·古利在文告中指出,如果正規教育的目的是支持學生在課堂與職場發揮所長,大學應重新考慮課時,避免安排太早的課,以致一些學生在睡不夠的情況下上課,或為了補眠而缺課。
不,新傳媒英文新聞網TODAY發現,一些沒有參與調查的學生對研究結果看法不一,有的人同意上早課較難集中注意力,有的人則比較喜歡早點上課,因為感覺更有效率。
研究機構韋克菲爾德2018年的調查顯示,有62%的新加坡人認為自己睡眠不足,在全球排名第二。根據杜克-國大醫學院的研究報告,睡眠不足影響注意力和記憶力;而疲倦和睡過頭是學生缺課的最主要原因。
報告指出,缺課可能使學生在學業成績、就業機會、工作表現、薪資等方面,面對長期影響,因此建議校方採取措施,設法提高課堂出席率和改善學生的睡眠習慣。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