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中學校長李保康認為,真正的優秀教師,應該“優”在轉變“差生”,使全體學生得到進步與發展。
榮獲“2022年第三屆郭鶴堯精神獎”卓越獎的李保康(56歲)向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表示,他並非十分聽話或順服上級的教育工作者,他總想著如何優化教學現場,改變一些不合時宜的規範或制度,並順應未來教育變革的趨勢。
ADVERTISEMENT
盼擺脫傳統教育及管理
“這樣的想法,常常會和傳統的威權式教育,甚至是家長式的管理文化相牴觸,於是我只能一再出走,轉換新的環境。”
他指出,目前獨中教改的聲浪喊得震天價響,但依然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許多教育工作者及家長,仍然著眼於成績和分數。
“學校管理者仍舊以生源數的多寡及升學率的高低,甚至是以校園建築群的規模大小,來評價一所學校的成敗。”
他說,教師總想著“要給孩子一些什麼”,但卻鮮少去追問孩子“真正要的是什麼”。
“學生們的成長,本就因環境、家庭、身心狀態等的不同而有差異,因此學生的學習,自然有快有慢,教育者必須為‘慢’的學生創造條件,構建平臺,促進他們的發展。”
教育不能只專注“優秀生”
他強調,教育不能只有一個標準,並只聚焦在“優秀生”(高升學率或高分數),而放棄“非優秀者”,使之淪為陪襯,如此一來,將失去教育的真正目的。
他認為,優秀教師必須讓全體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雖然這些想法還無法成為社會共識,但他依然堅持在應試教育的小舟裡擺盪顛簸,並努力落實素質教育的工作。
“獨中教師要有執著的追求及明確目標與方向,更要耐得住寂寞,既然選擇了這條道路,就需要堅持自己的教育理想,不忘教育初心,擁有一種迎難而上的勇氣和銳氣。”
他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不斷自我反省和琢磨,努力不懈,要求自己透徹理解教材,理解教育規律和教學活動的本質,求真求實、精心打磨,從教學實踐中找到“最恰當”的方法,並且全身心投入,不計成敗得失、不辭辛苦及不問回報。
應發揚獎項教育精神
此外,李保康認為,“郭鶴堯精神獎”是對教育工作者的肯定,所以應該將舉辦此獎項的精神散播到全國各地。
“各州屬應自行設置類似的獎項,以肯定該州屬的教育工作者,也是對州內華教先輩精神的傳承,讓類似的獎項遍地開花,能鼓舞更多的人。”
他舉例說,馬六甲的“張雅山精神獎”、彭亨的“陳玉康精神獎”及霹靂的“胡萬鐸精神獎”等,除了致敬前賢,也能鼓勵後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