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選後,安華成立新政府。雖說是團結政府,但希盟還是團結政府裡的主導聯盟。
華社對新政府的成立抱著很大希望,對行動黨的大選宣言深信不疑,認為華社的好日子終於來了。可惜,好夢易醒,華社的美夢很快就破滅了。
ADVERTISEMENT
從安華和巫統主席阿末扎希暗渡陳倉到公開結盟,行動黨秘書長陸兆福哭喪著臉宣告行動黨要“忍辱負重,分享政權”開始,就預告了行動黨要華社懂得“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悲劇的開始。
自此以後,行動黨領袖在華社的政經文教課題浮現時總是噤若寒蟬,只留下要華社 “看大局”、“阻止綠色浪潮穩定政局大於一切”的暗示。行動黨網絡槍手的網絡用語就是“難道你要包頭的當政府咩?”
教育部長三番五次重申政府不準備承認統考,行動黨領袖中只有前任主席陳國偉以“教育部長經驗不足或會講錯話”,為行動黨找下臺階。
行動黨領袖沒有一人站出來,申明行動黨要承認統考的立場,連在大選前強調行動黨承認統考的誠意滿滿的張念群也保持沉默。土團黨婦女組主席麗娜哈侖滅華小論,也不見行動黨部長開聲表明行動黨立場。
安華政府一系列的仇商政策,如:劫富濟貧稅、奢侈品稅、98天產假、禁聘外勞、進口印度雞蛋,打擊本地蛋農等,行動黨也保持沉默。
安華公開申明不承認世俗主義,但是保安人員自行詮釋衣著規範,禁止人民進入政府機關的案件層出不窮;國營電視臺也發生奧斯卡頒獎禮直播節目,為頒獎人的禮服打上馬賽克事件。
這一系列對我國多元種族、多元文化影響深遠的事件,也不見行動黨領袖開聲捍衛我國的多元優勢。
新政府成立4個月以來,安華政府的倒行逆施、火箭的噤若寒蟬,華社學會了逆來順受。
華社突然發現馬華不在內閣了,再也無法像以前那樣唯馬華是問了。華社也瞬間忘了行動黨是執政黨。
如果華社只有進到“BMW”級的廁所,才會想起行動黨是華社的執政黨代表,那是華社的悲哀!
難道,我們當初是為了要有“BMW”級的廁所,而投票給行動黨的嗎?為什麼行動黨當政府來救國,就要華社先做出犧牲?為什麼要拿華社的政經文教來開刀?救國與捍衛華社權益不能並行嗎?行動黨在華社權益的課題上總是噤若寒蟬,不敢表明立場,對華社前途肯定不是好事。
更多報道,請留意星洲日報、星洲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