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的菜攤業者林文興自中學時期接觸紫砂壺,至今仍舊沒有失去對此傳統茶壺的喜愛,家中櫥櫃收藏大大小小、設計款式不一的紫砂壺,通過玩壺培養興趣、增長知識,也結交知心好友。
ADVERTISEMENT
紫砂壺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以宜興紫砂壺最為出名,其造型千姿百態,既是功能性高的實用品,又是可以欣賞的藝術品。
林文興接受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訪問時表示,中學時代流行三五好友到茶坊共坐一席聊天,舒緩學習壓力,在慢慢了解許多品茗知識之餘,接觸了紫砂壺的奧妙,進而在日常生活培養收藏紫砂壺的愛好。

初期收藏紫砂壺,林文興除了日常花費,開銷幾乎都花在買紫砂壺,並且以中國製造的青色商標或方圓牌商標為辨識標準,提防買到假冒貨品。
“當時的價格為數十令吉,太貴就買不起了。”
跑透新馬尋覓鍾愛紫砂壺
踏入職場後,林文興是新馬跑透透,尋覓鍾愛的紫砂壺,因此結識一班研究紫砂壺且志趣相投的朋友,有者只是首次通個電話,相約見面即成為好友。

對“紫砂壺迷”來說,手工製作的紫砂壺長短批量出產,唯一無二,同時反映出製作者當時的藝術領悟能力等。林文興說,本身從喝茶引發出對茶壺的興趣,以及被紫砂壺造型藝術感染而買壺收藏陳列欣賞。
“我買壺一般是在自己知識和能力範圍內,即自己現有的認知水平與經驗去進行收藏,純粹個性及喜好為出發點。唯有保持對紫砂壺情有所鍾的初心,才能走得長遠。”

視紫砂壺為孩子 出處瞭如指掌
林文興視收藏的紫砂壺為自己的孩子,每一個出處和來源都瞭如指掌,並認為應掌握相關藝術品的基本知識,例如看懂泥料、製作工藝及藝術欣賞價值,享受收藏樂趣所在。
他說,早期他經前輩們指導,逐步瞭解紫砂壺,在此基礎上,初學紫砂壺珍藏者需要“多看多觸摸”,做好功課以明白箇中竅門。
“紫砂壺涉及的知識面廣泛,愛好者耐心學習,就能漸漸步入正軌,使興趣產生收藏的動力。因此,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收藏目標,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1985年開始收藏,林文興家中逾700個紫砂壺皆是他心儀藏品,一些朋友想要跟他買壺,他都不捨得割愛,反倒樂得邀三五茶友,品茶賞壺,談天說地。
孩子沒興趣收藏 盼藏品售有心人
作為收藏類的紫砂壺確實可以增值,林文興的紫砂壺藏品中,如今已是行情看漲,但是若事非得已,他不輕言買賣。
林文興說,他早期欲頂下菜攤位時,正值失業且第一個孩子出世,在經濟窘迫當兒,朋友相助買下他的茶壺,讓他得以創業,順利經營至今。
林文興指出,其孩子對紫砂壺收藏的興趣缺缺,日後如果無人繼承,需要以交易進行的話,他希望自己的藏品能夠出售給真正有心意收藏紫砂壺的年輕人,藉此傳承這古老工藝品的美好。
“正如我當年從老前輩手中買過的紫砂壺,一直珍藏到現在,期望能把繼承和發揚前輩的探索精神,延續下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