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人文足迹

|

新旧对照

发布: 6:00am 03/03/2023

新山

演艺场地

新山

演艺场地

【新舊對照】 新山演藝場地多年來的演變

文、图:舒庆祥(部分为档案照片)
柔:新旧对照:新山演艺场地多年来的演变
於2023年1月7日再重新開放的蘇丹後查麗蘇菲雅歌劇院壯麗外觀。

表演文化藝術,在過去3年的疫情之中,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於2020年1月29日年,由柔佛蘇丹依布拉欣陛下主持開幕禮的蘇丹後查麗蘇菲雅歌劇院,即因疫情闗系,在未正式開演一場之前,馬上被迫停業,至到2023年1月7日才重新對外開放。

新山表演文化藝術活動歷史悠久,一向是華人在文化戰線上一支尖兵,深為人民所喜愛,並在不同歷史時期,發揮了應有的功能,既推廣華人的傳統文化,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ADVERTISEMENT

不過,欠缺一個現代化的演藝場地,一路來既是從事這一工作者耿耿於懷的一件大事,也促使本地的表演文化藝術,一直在原地踏步,無法突破的一個最主要因素。

如今聳立在富力公主灣的蘇丹後查麗蘇菲雅歌劇院的出現,至少提供了一個更具完善的表演舞臺,這實現多年來演藝工作者夢寐以求的一個夢想。

這樣一個精緻的現代化歌劇院,擁有600個座位,不論燈光、音響及其他基本設施都達到了現代歌劇院的基本需求。

自今年重新開放以來,已先後主辦了幾場演出活動,其中4場是以二十四節令鼓為主體的演出,深獲好評。另一場於3月11日推出的是新山融和興儒樂團呈獻的潮劇與潮樂演出,票價為38令吉及55令吉,據悉,迄今反應不錯。

由此可見 ,人們對一座標準化演藝場地的渴求,也願給予大力的支持,新山演藝文化藝術活動,從此邁入另一新的發展階段。

歷史上,新山曾先後有過9個常見的演藝場地。最早的兩個,是經已不存在的首都戲院及2年前才停業的百老匯戲院。

柔:新旧对照:新山演艺场地多年来的演变
新山最早的演藝活動地點首都戲院,在上世紀30年代,來自中國的武漢合唱團,曾在此獻唱三場,推動抗日救亡運動。

首都戲院原名皇宮戲院, 戰後被新山華社領導之一黃樹芬買下,並改了名。後來賣給實業家陳錦泉,他把戲院拆掉在原址興建美倫大廈,時為新山最高的一座建築物。

1931年,日軍侵華戰爭爆發後,新山華人掀起救亡抗日運動,來自中國的武漢合唱團,就曾在皇宮戲院表演3場。這是史上第一次記載的新山華社的演藝活動新聞。

百老匯戲院,位在紗玉河畔,早年原名松園。在上世紀20及30年代,常有上演潮州地方戲。由此可見,在距今100年前,經有演藝活動搬到戲院上演。

進入上世紀50年代,新山前後出現的經常作為演藝活動的場地計有:蘇丹鑽禧紀念堂、新山寬中大禮堂、新山寬中禮堂、柔佛旅遊資訊中心表演廳、新山中華公會禮堂、南方大學學院大禮堂、佛光山新馬寺表演廳等。

柔:新旧对照:新山演艺场地多年来的演变
新山鑽禧紀念堂,建於1955年,現仍保留。初期也是新山一個著名的演藝活動中心。

在此謹記蘇丹鑽禧紀念堂及寬中大禮堂的一些事蹟。

蘇丹鑽禧紀念堂,建於1955年,是由柔佛及新加坡政府及各族人民出資興建的,款項由10元至100元不等。柔佛政府出資10萬元,以紀念蘇丹依布拉欣登基60週年紀念。

紀念堂落成後,成為了官方與民間舉行重大慶典的中心。1960年社陣曾在禮堂內舉辦文娛晚會。

柔:新旧对照:新山演艺场地多年来的演变
寬中大禮堂,於1967年9月1日啟用後,許多大型的演藝活動都在此舉行,不過,過往多年,此類活動已大為減少。圖為中國北京合唱團於2018年在該禮堂獻演“黃河大合唱”的盛大場面。

新山寬中大禮堂,於1966年53週年校慶日舉行動土禮,1967年8月31日請蕭畹香主持奠基儀式,9月1日由柔佛王太子舉行落成典禮。

該禮堂在新山其他演藝場地冒起之前,各種大小演藝演出,,大都在此舉行。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