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鄉團會館迎接農曆新年之際,最常舉辦的活動非揮春比賽莫屬。紅紙黑字,參賽者在紙上揮毫寫春聯,墨汁未乾已散發濃得化不開的春節氣息,並推廣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在我家,大人與文房四寶絕緣,但雙胞胎子女寫毛筆字倒有點天賦,他們自小便喜歡沾墨寫字,越寫越有興趣,欲罷不休,甚至要求上書法班。為了投其所好,我與妻子樂於栽培孩子這方面的書寫藝術,枕邊人每個星期載兩個小瓜去學習書法,我則負責把他們載回家。
ADVERTISEMENT
在學校,我家孩子是書法比賽的常客,他們的名字會出現在優勝者名單中,成績算是不錯。值得驕傲的是,子女曾多次代表學校參加校際和縣級的書法比賽,不時載譽而歸,為校爭光。坦言,家中的鐵櫥擺放著不少他們在書法比賽中獲勝的獎盃和獎狀,身為家長的我們深感光榮。
在鎮上,我的孩子熱衷參加由鄉團會館所舉辦大大小小的揮春比賽,一來考驗自己的書法功夫,二來可觀的獎金是重大賣點,而主辦單位頒發的獎狀更是錦上添花。
恕我直言,個人察覺到獎狀的“不足之處”是打印的文字僅限於單語,即華語而已,價值一般。其實,主辦方要是使用雙語打印獎狀,即國語和華語,其價值顯然倍增。
更理想的話,主辦單位可以嘗試與州教育部“聯辦”比賽,尤其是舉辦大型揮春比賽的鄉團會館。據知,主辦方先寫公函到州教育部總監,並附上詳盡的國語“計劃書”,例如比賽簡章、優勝者人數和財政預算等。同時,全部副本得呈交到州教育部的Sektor Pembangunan Murid部門,此舉在於申請到有州教育部徽章的獎狀。
坦言,工委會秘書第一次處理這類“繁文縟節”難免傷透腦筋,一旦有了“先例”,日後就熟能生巧了。
對學生而言,獲頒有州教育部徽章的獎狀更具價值,深具意義。他們可憑此獎狀在校內的課外活動拿到甚好的分數。對我而言,主辦單位耗資費時籌備揮春比賽,精神可嘉,讓頒發給莘莘學子的獎狀更具價值,這個嘗試和努力值得考慮!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