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鑾市區最繁華的商業區曾是一片非法木屋區。當年,在這片以哈芝馬蘭為名的木屋區,聚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華裔居民,而龍渡宮作為區內的老廟宇,至今仍屹立著庇佑四方善信,甚至成為打卡聖地。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本期的〈這些人,那些事〉將回顧龍渡宮建廟至今的點點滴滴,與讀者重溫它是如何一步一腳印成為居鑾市區僅存的兩座華人廟宇之一。
ADVERTISEMENT
拆除木屋區後僅留2古廟
哈芝馬蘭木屋區曾是居鑾最大的貧民區之一。許多貧苦的華裔家庭在這裡安家立命,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州政府決定和私人發展商合作,逐漸把這個地段發展成現有的商業區。
一直到2014年前後,最後一處木屋被拆除清空,擁有半世紀曆史的哈芝馬蘭木屋區才正式走入歷史,只留下龍渡宮和崇福廟這兩座古廟為當年的歷史留下印記。
龍渡宮經修繕成打卡景點
見證了時代發展洪流的龍渡宮位於新市區的中心地段,理事會在獲得地契後展開修繕和提升工程,整個廟宇美輪美奐,吸引許多遊客來打卡,甚至還有許多友族同胞來參觀和拍照,成為居鑾的旅遊景點之一。
不得不說,經過連年修繕和提升,如今的龍渡宮十分亮眼,入口處有偌大的牌坊格外吸睛,廟的正門口也滿是壁畫和浮雕等,是居鑾少有、精巧玲瓏的老廟宇。
唐天泉:香火源自中國泉州金獅殿
龍渡宮理事會財政唐天泉(62歲)接受訪問時指出,他的父親唐金財和一群同鄉當年從中國南來時,將家鄉中國泉州安溪縣溫泉金獅殿的香火引到居鑾,在現有廟宇前方的一片空地上進行供奉。
據他透露,龍渡宮是一所王爺廟,主祀朱郭施府大人,在上世紀60年代以前,廟址原本位於目前廟地的對面,並還有一個戲臺。
1966年前後,龍渡宮搬遷到了現有的地點。
每年農曆新年期間,廟裡的香火都十分鼎盛,民眾尤其會在除夕夜和年初一早上前來上香,祈求未來一年風調雨順、家庭安康。
每年堅持以木偶戲酬神
至今為止,龍渡宮每年農曆十月十七慶祝朱郭施府大人聖誕,理事會都會堅持聘請木偶戲團來演出酬神。
唐天泉說,廟宇四周都是商業地段,沒有足夠的空間能夠搭臺進行歌舞表演,因此廟方一直延續傳統以木偶戲酬神。
他透露,一般上每年的酬神木偶戲都是手掌木偶戲,只有在比較盛大的節日才會請到拉線的木偶戲,因為需要較大的空間和費用。
他說,如今越來越少人懂得欣賞木偶戲,只有一些長輩才會特別到來觀賞。
曾面臨要求搬遷危機
從木屋區走向商業區,從善信護送南來的一丁點香火到香火鼎盛,龍渡宮當年一度面對被政府要求搬遷的危機。
唐天泉透露,如今廟宇四周都是土著商業區保留地,其實廟地原本也涵蓋在內,直到2011年,在馬華居鑾區會主席顏炳壽的協助下,廟方才終於確定不必搬遷,隨後更獲得州政府發出原址的99年地契。
有了地契後,廟宇逐步進行翻新和修繕,才有了今日的規模。
清真寺建對面 和平共處
目前,龍渡宮正對面也建了一座清真寺,不同種族和宗教信仰相互尊重和交融,一直以來都相安無事,展現了馬來西亞多元種族宗教的一大特色。
龍渡宮在1966年11月27日舉行搬遷新宮開幕典禮時,更邀請當時的居鑾縣長阿都拉曼敏亞來主持開幕,當時眾人的黑白合影至今仍高高掛在廟內。
成立武術組榮獲多獎
龍渡宮作為一座老廟,在疫情之前就成立了葉式太極養身氣功武術組,由吳國明和陳添發擔任教練。
這個武術組也曾經在多個賽事中獲得獎項,他們平日晚間會在廟前的空地練習,經久時日後慢慢累積了不少好成績。
唐天泉說,目前武術隊仍在廟內練習,但平日人較少,若到了比賽季節則會比較熱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