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新山16日訊)生豬價格再調漲至新高點,消費市場買氣低落,使得豬肉攤販生意量大減30%至40%,商販與消費者大吐苦水,呼籲政府儘快想辦法,介入解決豬肉價不斷上漲問題。
非洲豬瘟威脅、飼料起價、養豬業者紛退場或減產,以及年輕人不願意接班和工人不足等因素影響,供不應求下,豬肉價格從去年3月至今,已經多番上漲逾10次,今年初時更是調漲兩次,嚴重打擊豬肉販的生意。

接受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訪問的豬肉攤販莫不感嘆生意泠淡,豬肉銷量大跌,持續高企的價格,市民可能吃不起一漲再漲的貴豬肉。
商販表示,價格太貴,消費者只好減少吃豬肉,或是以雞肉取代,有者則是改為選擇價格漲幅沒那麼高的冷凍進口豬肉。
“豬肉價格不受控令人感到擔憂,希望政府各部門能夠儘快處理此課題,設法管控市場價,以免加重商家與消費者負擔。”

柔南屠業公會總務蘇懷傑說,若要緩解豬肉價格問題,還需要一定的週期時間,國家產業政策需要積極引導與鼓勵養豬產業的發展,穩定供應量。
“此外,需要做好檢驗檢疫工作的落實,包括提供豬瘟疫苖,避免相關疫情的發生。”
蘇懷傑也是大馬豬肉商總會總務,他表示,以目前情況而言,生豬價格相信近一兩年內都會居高不下。
“大家對新鮮豬肉的需求還是有的,可是,農場價調整了,加上貨源短缺,在供需關係緊張的前提,豬肉價格自然上漲。”

蘇懷傑於新山柔佛再也花園巴剎經營的豬肉攤是第三代接班人,他透露,現在豬肉越來越貴,銷量跌及消費者減少購買的份量,本身有萌生是否進口“邊豬”的想法。
他說,“邊豬”指已屠宰、開邊的豬,同比本地生豬價格,差距約20%。
“主要是因為海外農業國家的養豬業獲政府提供津貼,生產量高且成本低,但我們還在考慮階段。”

新山柔佛再也花園巴剎豬肉攤販林文正指出,除了消費者,豬價上漲後影響最大的是熟食小販,這加劇了小販的熟食成本。
他認為政府應該控制豬肉價格,以讓消費者吃到可負擔豬肉,也避免熟食小販的成本不斷提高。
“顧客反映豬肉價錢漲得離譜,紛紛表示吃雞肉好了,客戶量少,攤位的銷售量也隨之大幅下降。”

士姑來皇后花園巴剎豬肉攤販古瑪坦言,豬肉連連起價造成的影響十分巨大,除了攤販生意難做,消費人也大喊吃不消,特別是做熟食生意的小商,有者已打算以進口豬肉取代本地豬肉。
古瑪今早聯繫2名長期訂貨的客戶時,就被對方告知暫時將以進口豬肉代替,以應付本地豬肉價格一再調漲的壓力。
古瑪說,現在的豬肉價格幾乎是每2個星期喊漲一次,由於一年多來“只升無降”,一隻生豬的價格已從以前的900多令吉變成如今的逾2000令吉,即從1公斤的8或9令吉,變成現在的16令吉。
他說:“雞肉的價格還有升有降,豬肉基本上從來沒有下調過。”
“價格那麼高,我們也很難賣,以前一天出3或4只豬沒有問題,現在一天要賣2只豬的份量都賣不完。所以,你看,現在這裡都看不到人潮,一些同行等不到顧客也乾脆早早收檔。”
他指出,一般的消費人在豬肉起價後都選擇少吃豬肉,做生意的有者則以其他食材取代,部份顧客則減少購買份量,比如從1公斤減少到半公斤或數百克。
“有些顧客一聽到豬肉又起價,掉頭就走。”

根據瞭解,本地生豬價格一起再起,也造成部份熟食業者被迫以價格更便宜的進口豬肉取代,以免調漲價格嚇跑顧客。
古瑪說,確實有一些售賣雜菜飯、肉骨茶、豬雜湯及粿條仔的業者,選擇放棄本地豬肉改用進口豬肉。
“現在進口豬肉至少比本地豬肉便宜5令吉,如果這種現象持續下去,恐怕有一天進口豬肉就會完全取代了本地豬肉。”
他說,之前業者們期待換了政府後豬肉不再漲價,但目前來看問題還無法緩解。

在皇后花園巴剎經營豬肉攤的業者鄭小姐說,從養豬業者、豬肉攤販到熟食業者和消費人,都深受豬肉起價之苦,大家都面對了豬肉一再漲價的壓力。
她說,近期豬肉價格再上調後,她也被豬農告知,今後取貨必須以現金支付,這對豬肉攤販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她明白豬農的壓力,也理解各方面因素導致豬農減產。
“豬農是完全未獲得政府津貼的行業,一旦農場面對豬瘟或其他損失,都需要業者自己承擔。這也是為甚麼現在很多豬農不敢再養豬,即使有繼續生產,一般也只養到七八十公斤(以前110至120公斤)就早早出貨,以免出現問題加重壓力。”
她說:“沒有人要養豬,人民也辛苦,吃的東西也變貴了。”

鄭小姐透露,豬肉頻頻漲價對業者造成的影響是立竿見影的,以她的檔口為例,以前平常開到中午12時才收拾檔口,但豬肉起價後,人潮也大減,10時30分就早早收檔了。
“沒有人就是沒有人,你等多久還是沒有人來,乾脆就早點收檔了。”
有鑑於此,她希望政府能夠從問題的源頭出手打救,以免豬肉起價引起的連鎖效應令各方受苦。
“既然其他行業政府有提供津貼,那麼政府也應該津貼豬農,有了保障,豬農才敢養豬。”

另一方面,一名向鄭小姐訂貨的雜菜飯檔業者受詢時告訴記者,既然豬肉漲價,他只能“貴來貴賣”。
這名不願具名的業者說,消費人有選擇的權利,如果認為價格太高,大可不吃豬肉。
他表示,自己不會因為本地豬肉價格越來越高以進口豬肉取代,畢竟本地豬肉較新鮮,品質也好。
消費者曾牧指出,豬價接連上漲,牽動的是整個養豬關聯產業,如果繼續飆漲下去,人民必然大感吃不消。
“家中也決定少吃豬肉。”

曾牧認為政府應制定有效農業政策,減少我國對進口飼料的依賴。

另一位消費者陳家國說,豬肉作為大部份華裔家庭的主要肉類,擁有龐大消費市場,一旦供應出現問題,勢必會引起市場變動。
“這是政府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加重人民的困擾。”

售賣燒臘的房築業則表示,目前市場豬肉價仍在高檔,但熟食業者又不能一直漲價,在漲幅增添壓力和客源減少之際,寧可少賣一點,以免賠更多。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