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大柔佛焦点

|
发布: 3:14pm 02/02/2023

新山中华公会

甘蜜

经济作物

新山中华公会

甘蜜

经济作物

聯委會推廣 學府留“足跡” 甘蜜“重生”10年意義大

报导∕摄影:张赛玉
柔:【特稿】:联委会推广 学府留“足迹”  甘蜜“重生”10年意义大
士姑來輔士學校的甘蜜苗圃頗有成果,這有賴於各方的合作;左一起是黃友鳳、李宣勇、何國光、輔士家協主席彭茂松、蘇建勳、輔士蘇立良校長和校友會副主席劉甲昌以及蕭開富。

(新山2日訊)“2月3日”對每個人可能有不同的意義,或許甚麼意義也沒有,但是,對於新山中華公會轄下西北區聯委會(以下簡稱“聯委會”)屬下“柔佛種植與教育推廣委員會”(以下簡稱“推廣小組”)而言,10年前的這一天,是開啟甘蜜樹在柔佛州“重生”續命的起點。

19世紀,甘蜜與胡椒種植在柔佛州曾經風風火火,為柔州帶來經濟快速成長的契機之餘,更引來了許多從中國下南洋的客工(本地華裔的祖輩)在此打拼事業、落地生根;此經濟作物不僅改善了華裔先輩的生活環境,它更形成連接祖輩與柔佛王室維繫良好關係的橋樑。

ADVERTISEMENT

然而,隨著甘蜜的價值及需求每況愈下,20世紀中葉,曾經遍滿州內各河流流域的甘蜜樹(Pokok Gambir)竟悄悄退出歷史的舞臺,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僅留下柔佛王室及政府機構刻印在徽章、器具、設施上的圖騰,空有想像,卻沒有實物。

柔:【特稿】:联委会推广 学府留“足迹”  甘蜜“重生”10年意义大
輔士學校的甘蜜苗圃目前有大大小小約600棵樹苗。

2013年,現任聯委會秘書兼文史工作者蕭開富為了考究感天大帝廟的歷史,來到了距離笨珍龜咯島逾一個小時航程的印尼廖內群島省吉里汶群島的軍隴島(Pulau Kundur),無意間發現在柔州已絕跡逾半個世紀的甘蜜樹,在當地還在種植、生產,這一發現,也成為了推動本地甘蜜樹種植活動的一個開端。

根據資料,當年曾參與甘蜜樹種植推廣活動的陳厝港鄉村安全委會,首先於2015年在武吉士林大王宮花園種植了10棵由軍隴島甘蜜園主提供的甘蜜樹樹苗,這也是甘蜜樹消逝了70多年後首次在柔州重現的歷史時刻,而隨著聯委會於2017年組織了推廣小組,推廣甘蜜種植的重任就落在該小組身上。

聯委會的數名成員,包括主席蘇建勳、署理主席何國光、副主席李宣勇、委員劉甲昌和黃友鳳以及蕭開富,目前都是小組的成員。

柔:【特稿】:联委会推广 学府留“足迹”  甘蜜“重生”10年意义大
甘蜜樹從種子到長成可以送出去的樹苗歷時1年半左右。

經他們這些年來的努力,當年一棵也不剩的甘蜜樹,從它在印尼軍隴島被發現至今10年,已在全柔86所小學、1所國中和2所獨中留下“足跡”。

小組成員強調,他們從軍隴島引進來的甘蜜樹苗,是本地早年出現的甘蜜原始樹種,並非任何“旁親”。換句話說,每一棟在校園內種下的甘蜜樹,都是“活歷史”、“活的見證”。

柔:【特稿】:联委会推广 学府留“足迹”  甘蜜“重生”10年意义大
看似紅毛丹,實為“活歷史”──甘蜜花的特色模樣。

除了推廣之餘,小組也再接再勵,於2020年10月,選在第一所栽種甘蜜樹的華小──士姑來輔士學校進行大型的育苗計劃。

蕭開富告訴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士姑來當年正是州內第一個獲頒港契的港腳,當時稱為“Kanggar Skudai”,小組實施該計劃的背後深意,就是希望從這個點將甘蜜種植推廣出去。

歷史記載,政府實施港主制度,正是為了有效管理及種植甘蜜,讓其成為市場上有品質的交易商品。因此,提到港腳,就不能遺漏與之息息相關的甘蜜和胡椒。

柔:【特稿】:联委会推广 学府留“足迹”  甘蜜“重生”10年意义大
又細又白的毛,其實就是甘蜜的種子,稀奇。

通過親自培植,“覆育”及推廣甘蜜種植的計劃才得以持續性及更有效率地進行,惟培育甘蜜樹苗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甘蜜樹的種子非常細小,從埋下種子到長出苗子,過程中需要下不少功夫,一來水份不能太多,二來也不能過度施肥,正因為不容易,我們培植的樹苗一開始只有20%的生存率。”蕭開富如此說。

柔:【特稿】:联委会推广 学府留“足迹”  甘蜜“重生”10年意义大
像圖中已經枯黑的甘蜜花,正好是可剪下來收取種子的最佳時刻。
柔:【特稿】:联委会推广 学府留“足迹”  甘蜜“重生”10年意义大
即使推廣小組花費了2年掌握培育甘蜜樹苗的竅門,甘蜜樹苗的死亡率仍相當高,可見培植過程馬虎不得。

他透露,小組大概用了2年時間,慢慢掌握種植甘蜜樹苗的竅門,至今已從原本栽培的30棵樹苗增長至600棵。

“這期間,我們也要感謝輔士學校園藝組的學生以及校工的配合與協助。”

柔:【特稿】:联委会推广 学府留“足迹”  甘蜜“重生”10年意义大
《甘蜜再現柔佛》中文版(左)較傾向於教育意義,國文版(右)則學術性更高。

聯委會與推廣小組的工作不僅於此,2019年10月,他們更推介了一本涵蓋柔州甘蜜歷史、介紹及重現柔佛的經歷與過程的中文版書籍及影片《甘蜜再現柔佛》,過後更於2022年12月進一步推出馬來文版書籍,將甘蜜種植推廣工作帶入另一個新的里程碑。

值得一提的是,甫在數個月前付梓,並邀來柔佛宮廷理事會主席拿督阿都拉欣主持新書推介禮的國文版《甘蜜再現柔佛》,也備受宮廷理事會及馬來學術界的肯定。

何國光指出,相對於中文版,馬來文版的《甘蜜再現柔佛》其實已從原來教育性質的書,提升為一本學術性的書籍。

據瞭解,在士姑來工藝大學教授兼柔佛宮廷理事會理事拿督卡欣的提點下,小組依據嚴格的書籍出版規格,包括註明ISBN認證、出版信息、封底書籍內容簡介、名人獻詞、索引等編輯此書,前前後後進行了多次修正,直到審核通過才順利出版。

“其實,書裡面很多采用的照片都是第一手的,當中,部份歷史圖片以及柔佛蘇丹依布拉欣陛下與蘇丹後拉惹查麗蘇菲雅的照片,皆是最高清的照片,能獲取這些圖片資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據悉,新紀元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兼本地歷史學者安煥然也大讚此國文版書籍,從學術角度而言,這是一本參考性高的作品,而且,迄今為止,不論是中文版或馬來文版,《甘蜜再現柔佛》皆是國內第一本有關甘蜜的書籍,其價值與意義不言而喻。

也許有人會問,甘蜜的經濟價值已不如18世紀時期輝煌,栽種了又有何意義呢?針對這一點,聯委會不能苟同。

正所謂“歷史不能遺忘”,而華人也很重視“根源”。因此,推廣甘蜜種植的意義不在於其有否經濟價值,而是“教育”。

何國光也是推廣小組的主任,他說:“提起怡保,不少人會聯想到‘錫礦’,但是大部份人不知道在柔州有甚麼?”

他說,柔州的街燈以及很多其他東西都有甘蜜的圖騰,但州內沒有甘蜜、沒有有關甘蜜的書籍,人們一般並不知道這些圖騰背後有著甚麼意義?

“所以,我們所做的是為了填補這塊被遺忘、消失的歷史部份。”

柔:【特稿】:联委会推广 学府留“足迹”  甘蜜“重生”10年意义大
蕭開富(左起)、蘇建勳、何國光、李宣勇及黃友鳳是聯委會的成員,也是“柔佛甘蜜種植與教育推廣委員會”的一份子。

隨著國文版《甘蜜再現柔佛》出版,這10年來,聯委會一批人可謂是一步一步在推進“甘蜜再現柔佛”的計劃,如今到了時候更跨前一步,讓這項活動深入、擴散,發揮更大的效應。

蘇建勳與何國光異口同聲表示,接下來希望州政府也能協助推廣甘蜜種植的工作,畢竟單憑小組的能力還是有限的。

他們認為,州政府若能協助登高一呼,相信在州內各縣推動甘蜜種植活動的夢想不難實現,包括達到全柔2000所各源流學校都種植甘蜜的最終目標。

他們相信,如果每個地方政府都能在其轄區內種植甘蜜,他們就離目標不遠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