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华人社会承继着的老祖宗的生活经验与智慧。马来西亚算是中国以外,东南亚国家中,中华文化传播与发展最为广泛和密集的地方。在我国,华族家庭除了以华语做为日常媒介语,更透过华文教育、华人社团和华文报纸三大核心组织来传承中华文化。
马来西亚有着相较起其他东南亚国家更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全国大大小小的华人社团也不下一万个,华文报纸更是在我国社会中占着主流的影响力,让我国华族社会将中华文化延绵不息的传承下来。
ADVERTISEMENT
然而,随着数百年来国家及华族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华族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无论在内部传承机制还是在外部环境上,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种种的挑战都让中华文化渐渐的在土生华人社会中,一点一点的衰退乃至消失。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自19世纪初期就以私塾的形式出现至今,虽历经艰辛坎坷,但不管是在英殖民时期、日战期间,还是在独立以后,无论受到政府法令和政策的限制,又或是受到马来民族主义情感的制约,华教在华族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整个体系都还算保存良好。
我国的华团和其他海外华人社会一样,在殖民时期都具有部分政府职能,肩负着做为华人与殖民政府的往来桥梁,同时也维系着华人社会的基本运作。上世纪80和90年代,马来西亚华团通过坚持宗教信仰、坚守文化传统、发展华文教育、开展中华传统节日习俗活动等种种方式来保留中华文化。
根据记载,马来西亚第一份华文报《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于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直至今日,国内的各大小华文报纸及刊物有约20多种,这些报纸都是华社的喉舌,也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以上是针对马来西亚华社传承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的简介,希望能够让读者们更加认识华族在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意义,但经过了两个世纪的演变,这三大支柱都陷入各自的困境,出现了乏力、不稳定的局面。
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跟各位读者一起探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华人社团和华文报纸,目前所面对的各种足以侵蚀我们这一代华人承继及传承中华文化的挑战及困境,让我们一起找出问题根源,冲出困境,守护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更多报道,请留意星洲日报、星洲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