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大選後新政府的政治理念,對多元種族的馬來西亞的未來政策方向以及經濟政策方向,有著重大和關鍵影響。
ADVERTISEMENT
希盟四黨理念皆屬於多元政治,將能夠確保馬來西亞未來方向和國家政策朝向包容與多元政治體制,不會變成單一種族政府或者極端神權政治。
希盟取得38%的選票,獲得約590萬選民投票支持,比第二大的陣營國盟的30%和467萬選票,有顯著的優勢。
之前我國聯邦政權從國盟的丹斯里慕尤丁轉移到國陣的拿督斯里依斯邁沙比利,同樣是少數政府,但是依斯邁沙比利獲得在野黨希盟以諒解備忘錄的方式,明白列出的政治改革為條件,成為少數政府但是卻能夠穩定執政。
國陣拒絕與第二大陣營國盟合作以否決獲得最多選民支持,即38%選票的希盟,來組織國盟國陣聯合政府,避免了民主制度危機。
然而,為了給目前僵局解套,國陣應該支持獲得最多選民支持、最多議席的希盟優先組織政府,而不是當政局旁觀者,或任由違反民主的局面發生。
一個成熟的民主政治表現需維護馬來西亞憲法精神,以及沿用英國西敏寺議會民主制度。
按照英國憲政慣例或西敏寺議會民主制度,在沒有政黨聯盟取得簡單多數跨越執政門檻的情況下,需要由獲得最多議席的聯盟有優先組織聯合政府的權利。
2010年英國大選結果,出現自1974年2月以來首個懸峙國會,最後保守黨(306席)與自民黨(57席)達成協議,組建聯合政府。保守黨黨魁戴維卡梅倫出任首相,自民黨黨魁尼克克萊格出任副首相,當時第二大黨工黨獲得258席。
國家王宮文告也提及聯邦憲法43(2)(a)條款,關於元首需要先委任一名他認為能夠獲得下議院大多數信任的下議院成員為首相,以便組織內閣。
在沒有超過半數的“簡單多數”的情況下,按照英國和許多民主國家的慣例,應該先委任獲得最大多數的陣營的首領成為首相,以便組織內閣。
所有人民期盼新首相早日誕生,政治體制改革和國家能夠進步最重要!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百格视频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