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9日訊)原以為只是普通的膝蓋疼痛,18歲青年因細菌感染引發敗血性休克,在重症監護病房留醫3個多月,靠“人工心肺”維持呼吸才能撿回性命。
《新明日報》報道,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心臟中心以及國大醫院超過百名醫護人員的照料下,就讀工藝教育學院人工智能工程系一年級的林丹特如今已完全康復,上個月26日出院。
ADVERTISEMENT
今年6月學校假期,林丹特與家人到馬來西亞旅遊,回國後發現膝蓋劇痛。原以為是出國按摩造成的肌肉痠痛,吃了止痛藥就會消退,不料疼痛卻持續加劇,還開始發燒。
全科醫生為林丹特檢測是否感染骨痛熱症,結果正常;到邱德拔醫院急診部照X光,也未發現異樣。
不料不到12小時,林丹特就因胸口疼痛,再次到急診部,而且即使依靠柺杖也寸步難行。醫療團隊這才發現他的膝蓋疼痛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而且病菌已擴散至肺部和血液,導致血氧驟降,心臟功能只剩20%。
醫生建議把他轉介到國大醫院,接上體外膜式氧合器(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or,簡稱ECMO)。
ECMO俗稱“人工心肺”,可暫時取代心肺功能,為身體供血供氧,也讓肺部有充足時間復原。儀器通過插入患者大腿血管的管子,把血引出體外進行氧合,同時排出二氧化碳,再把血液輸回患者體內。
國大心臟中心的心胸重症監護病房主任邁凱輪(Graeme MacLaren)副教授說,為敗血性休克患者接上ECMO是極為罕見的,因為這類患者的病情通常不會那麼嚴重。
不過,林丹特的病情急劇惡化,傳統療法和藥物已無法發揮效用。若不及時接上ECMO,他可能因心臟驟停而引發災難性後果。
一般病危患者使用ECMO急救,只需一到兩週,但林丹特卻安裝了62天,是國大醫院首名因敗血性休克而使用ECMO的患者。國大醫院平均每年有40多名患者使用ECMO。
回想起兒子住院期間多次險象環生,林丹特的母親林珊珊(41歲,零售客服經理)仍心有餘悸。
她憶述,林丹特的心跳一度跌至危險水平,甚至有7秒測不到心跳。醫療團隊在不到3天內使用3種ECMO儀器急救,這樣的情況前所未見。
“醫生坦言,丹特的存活率非常低。看到他全身插管,無助地躺在床上,你無法預料到每天會發生什麼狀況。”
鬼門關前走一趟卻毫無印象
林丹特隱約記得自己入院,但從死亡邊緣搶救回來的過程,他全無印象。“感覺就像睡了一覺醒來,卻已經過了2個多月,一切都很陌生。”
為了重新學習自主呼吸,林丹特接受了氣管造口術。取出喉管後,他花了2、3個星期才恢復進食和語言能力。
原本59公斤的林丹特,出院時體重銳減至48公斤,在家休養一個月後,已恢復至52.5公斤。雖然他的肌肉和體力在逐漸恢復,但仍須接受物理治療,短期內也不能重拾他最愛的游泳和水上運動。
當記者問林丹特有什麼話想對母親說時,他語帶哽咽:“很感謝她時刻陪在我身邊,在我害怕多疑的時候忍受我的脾氣。”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常見的病原體,可造成皮膚和傷口化膿感染。邁凱輪說,年輕男性可能在進行有肢體接觸的運動時受感染,但林丹特的感染原因至今仍不明。
由於這類細菌一般經由接觸傳染,最好的預防方法是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例如進食前先洗手、避免與他人共用毛巾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