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16日訊)瞭解新山大事紀和新山中華公會的歷史軌跡,從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開始。
配合新山中華公會今年迎來百歲誕辰,其轄下的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經過9個月的籌備工作,於今日終於為文物館嶄新的特展《百年.傳承新山中華公會史料展》揭幕。
ADVERTISEMENT
《百年.傳承新山中華公會史料展》通過簡單明瞭的圖片與文字,敘述該會在悠悠歲月裡從“柔佛華僑公所”變身為如今的非營利組織──“新山中華公會”的歷程,這段歷史長河是從1922年來到今年的2022年,總共100年,展出內容深具意義。
由於新山中華公會的前身義興公司與新山華社息息相關,上述史料展也以對照方式開展兩條“歷史軌道”,一是有關公會的歷史淵源,另一是藉新山大事紀講述百年來在新山發生的重要事件。因此,循著這條歷史軌跡,參觀民眾即可概括地瞭解新山的歷史,特別是華社在這裡的發展史。
除了圖與文,展場也有數件十分珍貴的歷史文物,這批大部份由蘇炳衡印務局所商借展出的文物皆為珍貴的文本史料,當中包括:1939年新山區華僑在七七盧溝橋事變後,為當時視為祖國的中國籌款的收據、二戰時期出現的柔佛州華僑奉納金收據、新山中華公會於1947年出版的《日寇之禍華僑殉難義烈史》以及1950年英軍宣佈宵禁的通告等。
據瞭解,自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於2009年成立以來,至今已籌辦了6個特展,除了最新的百年會慶史料展,前面的特展計有:五幫婚嫁展、舊家居與行業展、孫中山與柔佛展、義興史料展和甘蜜胡椒展。
來自新山華團的各代表今日出席並走一趟歷史迴廊,文物館管委會因此特別安排了南方大學學院華族族群與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暨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管委莫家浩博士講解圖文史料,文本史料部份則由蘇炳衡印務局的蘇國華簡單介紹史料背景,令有幸成為第一批參觀者的嘉賓們,從“聽”與“看”中加深認識。
出席者包括:新山中華公會會長何朝東、柔佛潮州八邑會館會長陳周平、新山福建會館會長拿督斯里鄭金財、新山廣肇會館副會長徐永健、新山客家公會文教組劉偉勝、新山海南會館正文書符智發、新山中華總商會總務吳來財以及南方大學學院董事會財政吳計生等。
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管委會主席黃楚沅在文物館特展開幕禮上致詞時指出,今次的特展深具意義,不僅是配合新山中華公會的百年慶,同時也是該文物館迎來13週年的時刻。
他介紹,相關史料展主要是以圖文形式呈現,參觀者可藉著這個平臺瞭解柔佛華僑公所從1922年至1946年間的歷史軌跡,以及於1947年改為新山中華公會至1979年註冊為非營利組織至今的歷程。
他透露,唯一遺憾的是,關於該公會的文物非常少。
“柔佛華僑公所早年沒有會所,加上日治時期的混亂,很多文物都沒有保存下來。”
他重申,文物館向來秉持的是“保存祖先歷史,留給子孫未來”的宗旨,因此希望不只是一個世紀,接下來也有兩世紀、三世紀的史料展出。
何朝東坦言,一個組織要達到100週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並指一些組織開始時轟轟烈烈,但三五年就“不見了”,彷佛“touch and go”(碰觸、離開),可見要維持一個組織不是簡單的任務。
他指出,公會從1922年發展到今天,期間面臨了許多風風雨雨,而本次特展除了展出有關公會的史料,其實也可從中對新山華社歷史的發展窺知一二。
他續指,新山於1844年開埠時,義興公司(新山中華公會最早的前身)已存在,當時旨在“反清復明”,但後來逐漸轉變為為從中國南來的同胞爭取福利或照顧他們生活起居的角色,當中除了潮州人,也有福建、海南、客家、廣東等籍貫的人,義興精神由此產生。
“義興公司後來被英政府勒令解散,先輩為了照顧華社的福利,隨後順利於1922年註冊了柔佛華僑公所,直到1946年公所才易名為新山中華公會。”
何朝東提及這段歷史事蹟時續指出,早期的先輩們很有遠見,正因為當時的華社最高領導讓五幫共同負責柔佛古廟的遊神工作,才促成了今日的“五幫共和精神”。
“‘五幫共和精神’是新山的特色,我們要好好珍惜,將這個精神持續下去。”
他透露,觀賞有關史料展的時候,他發現了一張照片,裡面的牌匾寫著“中華商會”四個字,這是新山中華公會與新山中華總商會早年原屬同一屋簷下的歷史明證。
儘管商會於1945年自行成立了新山中華總商會,他說,彼此仍是一體。
“華社的最高領導和商會的最高領導應該保持兄弟關係,共同努力為華社爭取利益,為不利華社的事情發聲,強化華團的話語權,這是所有華社想看到的。”
他也說,雖然文物館在面對虧損的情況下,每個月仍要花費2萬令吉運作費,但公會仍有義務續辦文物館,負起傳承歷史的責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