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1日訊)粿汁是潮州傳統民間小吃,跟隨著南來的先輩在本地落地生根,更在有著大量潮汕人聚集的柔佛州發揚光大,並在新山自成一格,從粿汁演化為粿條仔,成為無數饕客到訪新山的“必吃”美食之一。
在坊間有這樣的說法,粿條仔其實是源自於粿汁,兩者的差異只是體現在麵食上──粿汁的“粿”是在米漿蒸熟後,均勻壓成薄片再切成寬片狀;粿條仔顧名思義,用的就是粿條,且是較為細的粿條。
ADVERTISEMENT
新一期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的〈新山眼〉將為讀者介紹“粿條仔的前世今生”,一起來聆聽新山具代表性的其中4家粿條仔店家一一道來。
李彩英:粿汁手工切割 製作繁瑣
作為少數在新山同時售賣粿汁和粿條仔的檔主李彩英,在新山世紀花園一家名為“滿地好海鮮酒樓”的美食閣經營生意。
李彩英在受訪時坦言,粿汁和粿條仔兩者本質上並沒有差別,都是使用米漿所制,惟前者需要由手工切割,製作工藝相對繁瑣,不如可以全程都由機器完成的粿條,因此粿汁在市面上供應極少。
“很多工廠因為粿汁的需求量不高,製作過程又較為麻煩,所以一般都只供應粿條。”
她表示,她是靠著和朋友的“老交情”,對方願意為她供應粿汁,所以才能同時售賣粿汁和粿條仔。
她笑說,倘若粿汁在未來受到更多食客追捧,市場需求量上升,那如今粿汁和粿條仔的“地位”自然也就會對調。
粿條仔口感順滑
粿汁和粿條仔各有擁躉,喜歡粿汁的人認為,寬薄片狀的“粿”口感更佳,吃起來也比較“彈”、有嚼勁,且更能吸收湯汁,有者還認為粿汁更有飽足感;粿條因為其普遍性,受眾基礎更廣,其順滑的口感早已深入民心。
對於大眾給予粿汁的評價,李彩英則有不同的觀點。她認為,兩者“同宗同源”,只是最後呈現的形態不同,粿汁呈片狀,粿條則是條狀。
但口味是主觀且非常個人的事,為了滿足不同的食客,李彩英也就同時售賣這兩種“粿”。
張榮福:父親是鼻祖
正式掛上“亞福”招牌,從父親手中傳承粿條仔的第二代繼承人張榮福(72歲),見證了從父親售賣粿汁與粿條仔,再到僅售賣粿條仔的過程。
“父親張正合(人稱阿蛋Ah Neng)也就是鼻祖,當年與姑姑和婆婆從中國飄洋過海至新加坡,再來到新山,從1949年代開始與姑姑一起售賣粿汁與粿條仔。”
早期食客勞工為主
他表示,當年的食客主要為勞工、紅頭巾和建築工人等,他們售賣粿汁和粿條仔供食客選擇,以早餐為主。
他形容,粿汁和粿條仔的材料和製作方式相同,都是一鍋烹煮,僅切法不一樣,粿汁切成寬片狀、粿條仔則是條狀,兩者相比之下,烹煮粿汁的工序較多,過程中需倒入米漿增添香氣。
粿汁在獅城好賣新山不暢銷
他說,也因為烹煮粿汁更多工,相比粿條仔較少人選擇吃,粿汁在新加坡好賣但在新山不暢銷,漸漸的從他小學三年級開始,父親就停止售賣粿汁。
他透露,粿汁和粿條仔的湯頭一樣,皆是淋滷汁,一樣的吃法和做法,只不過配料方面隨著時代出現一些改變,增添了更多符合食客口味的選擇。
鄭偉龍:傳承四代 僅售粿條仔
早年由第二代接班人在士姑來大學城售賣,並在當地營業逾10年,這家當時的招牌名稱就叫“新山粿條仔”的店家,顧名思義就是在新山創立,並且僅售賣粿條仔。
後來,該品牌由第三代接手後,於2013年搬遷至新山大馬花園的店面營業,爾後也漸漸開始栽培第四代接班人。
第四代接班人鄭偉龍(34歲)說,據他了解,他們過去不曾售賣粿汁,從前就是售賣粿條仔。
他透露,從第三代人開始,就向來自新山烈光鎮的工廠購得粿條。
他說,該工廠生產的粿條成分,米粒的比例大於粉類,烹煮後粿條的口感和味道又香又滑,與湯頭味道契合。
據瞭解,早年第一代人在售賣粿條仔時,所使用的粿條是自制的,製作過程相當費工,但來到七八十年代,本地開始有工廠生產粿條,後代接班人就選擇向工廠購買。
因疫情調整營業時間
招牌上寫著“夜市”,顯然這家粿條仔原本的營業時間是在晚間。鄭偉龍說,疫情前他們的營業時間是傍晚5時30分至凌晨2時30分。
不過,他表示,自從行管令限制餐飲業的營業時間後,人們也習慣了早歸的生活作息,因此他們把營業時間調整到中午12時至晚上9時,高峰時段為午餐和晚餐時間。
鄭文強:受老一輩食客青睞
主要以經營晚餐和宵夜時間為主,鄭文強(49歲)是汶強粿條仔的第三代繼承人,他曾在5年前重新在店內售賣粿汁,當時深受老一輩食客的青睞,無奈基於工序複雜與人手不足的問題,僅售賣了兩年。
“不過,若人手足夠時,我們將考慮重新推出粿汁。”
談及粿汁的歷史,鄭文強稱,他的祖母吳賽卿(以下稱阿嫲)是新山粿汁的創始人,當時為1941年正值二戰時期,懷著孕帶著4名孩子的阿嫲(正值30歲左右)為了躲避日軍逃進樹林以吃番薯、木薯過日子,直到1943至1944年間,舉家搬進咖啡園(新柔長堤新山關卡現址)。
祖母賣粿汁解潮州人鄉愁
他說,阿嫲當時為了養家餬口開始挑起扁擔,在住家前面的火車站和紗玉河一帶附近 (新山市區)售賣糖水,直到1945年8月日軍投降後,開始有大量的南下移民,包括潮州人,在這裡從事建築和搬運工作,並在新山落戶。
“阿嫲當時發現,這些南下的潮州人很想念家鄉的美食,由此阿嫲開始賣起粿汁,但因為是挑著扁擔,為了方便運送,所有的食材如豬雜和滷汁,都放在一個大鍋裡熬煮,並盛在一個碗中,當時正值1948至49年間,這也就是粿汁的起源和開始。”
他披露,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阿嫲以三輪車兜售的方式繼續售賣粿汁,地點大約在咖啡園(住的地方)前面的火車站附近,紗玉河的兩旁(也就是新山市區)。
“在1957年我國宣佈獨立後,政府決定興建第一批人民租屋(又稱十五樓),政府將居民搬遷至三樓的黑屋,阿嫲也在這個時候在位於新山聖淘沙花園(Taman Sentosa)的一片橡膠園興建兩間木屋和工作坊。”
他說,踏入1960年代,隨著工業進步和發展,開始出現一些廚房器材,例如大蒸盤、大蒸爐等,加上工作坊空間寬敞,阿嫲便開始嘗試將粿汁切成粿條的形狀,把小菜例如豬肉、豬腸、豬皮、豆腐和主食粿條分開,讓佳餚看著更美觀及有食慾。
粿條仔名稱源自祖母
“直到1965年左右,基於粿汁的製作工序麻煩,烹煮時間耗時長,後來阿嫲的生意越來越好,擔心顧客等不來便不再售賣粿汁,而年輕一輩也不怎麼懂得欣賞。”
另一方面,鄭文強也補充了一個冷知識說,原來粿條仔名稱的來源,是源自阿嫲帶著孩子們推著三輪車到處叫賣粿汁和粿條,人們稱他們為粿條仔,而“仔”也就是孩子的意思。
《新山眼》的內容,將同時在報紙和社交媒體推出。
各位讀者可至“大柔佛社區報”的官方優管頻道(YouTube),同步追蹤《新山眼》。
歡迎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讀者,點擊以下鏈接訂閱本報官方優管頻道(https://bit.ly/3zaWUBC)。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