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新山眼

|
发布: 5:15am 18/09/2022

物流

创业

共享空间

物流

创业

共享空间

【新山眼】第六集(單元3):看好新山發展潛能 青年回鄉創業迎契機

报道:萧靖恩
摄影:陆家明、录影:林添喜
看准新山创业潜能,青年回流盼成养分
共享空間辦公室可以共享的資源已超越空間,創業經驗就是其中一件可共享的資源。

(新山17日訊)新山這片土壤孕育不少各領域人才,儘管不及大都會繁華先進,但依然有土生土長的新山人,嘗過在國內甚至是國外就業和創業後,選擇回到這片他們曾經最熟悉的土地,並在這裡找到企業定位。

外國或外地的月亮不一定比較圓,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新山眼〉“青年創業在新山”系列的第三單元,兩名青年創業人自大專畢業後,就分別在新加坡和吉隆坡打工,也曾在當地創建並經營公司。

ADVERTISEMENT

看准新山创业潜能,青年回流盼成养分
李雪亮希望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能夠因為共享空間辦公室的存在,而變得更有意義且密切。

不過,他們最終都選擇回到家鄉創業,除了看好這裡的市場尚未過度飽和的發展潛能,也希望給新山創造不一樣的契機。

儘管如此,他們的創業過程並非一路順遂,迷茫和放棄的念頭乃必經之路,但憑著一股堅持的信念,讓他們從危機中挺過來。

看准新山创业潜能,青年回流盼成养分
共享空間辦公室分為多個空間區域,租戶可以根據需求選擇租用辦公空間,也有機會與其他創業人交流。
李雪亮(共享空間辦公室創辦人):
喜歡不確定性冒險人生

“新山是我的故鄉,許多人看似都要離開這片土壤,但我希望回來讓它變得更肥沃。”

共享空間辦公室創辦人李雪亮(33歲)畢業自法律系,唸書時立志成為一名協助弱勢群體的律師,他在吉隆坡的律師樓工作3年期間,因為遇上契機而萌生了創業的想法。

看准新山创业潜能,青年回流盼成养分
李雪亮:希望讓新山這片土壤更肥沃。

他坦言,本身出社會工作後,經歷大環境的洗禮、大量閱讀創業故事、科技初創公司的崛起造就不少年輕創業家,因此激起他躍躍欲試的想法,從此愛上充滿“不確定性”的冒險人生。

“不確定性讓我很興奮,確定性讓我覺得很沉悶。”他不希望人生有太多確定性,同時希望其公司每一天都能往好的方面變得不一樣。

看准新山创业潜能,青年回流盼成养分
科技初創公司也會選擇將共享空間辦公室作為創業據點。

25歲踏入創業之路的他堅信,畢業生應先到一家公司打工,瞭解一家公司是如何運作、產生利潤、打造團隊,作為創業基礎。

不當律師 創辦節目策劃公司

李雪亮辭去律師工作後創辦的第一家公司就在吉隆坡,是一家節目策劃公司,主要替酒店、商場和大公司策劃節目和表演等,隨後也在新山開設一家同樣性質的公司。

看准新山创业潜能,青年回流盼成养分
從新山的共享空間辦公室出發,室內設計與資源及案源分享平臺創業人,通過網絡對接國際客戶。

他說,當時最大的業務規模是租下整家商場,把商場內的步行街規劃為多個小檔口,租給不同商家來經商,這類運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與共享空間辦公室的性質有相同之處。

他表示,共享空間辦公室的運作概念,是租下一個地方並打造成辦公室,吸引不同的創業家到來上班,促成企業交流。

看准新山创业潜能,青年回流盼成养分
李雪亮在新山多個地區設立共享空間辦公室,並且樂於與進駐的創業人共享創業經驗。

本著對房地產和打造社區的熱忱,也喜歡與人通過交流互換意見,李雪亮從中發現,其實這就是共享空間辦公室的創立概念。

他說,人們睡醒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因此當時就有了將辦公空間打造成更活潑、靈活及讓人有衝勁去上班的想法,將豐富化的面貌體現在房地產上。

看准新山创业潜能,青年回流盼成养分
李雪亮(站者)對房地產和打造社區抱持熱忱,也喜歡與人通過交流互換意見,這就是共享空間辦公室的創立概念。
將新山打造成更成熟創業土壤

對他來說,新山的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相對開放、社會結構趨向成熟化,也獲得政府重點發展,市場不會過於飽和,但不至於太落後,因此他希望參與其中,將新山打造成更成熟的創業土壤。

“新山的人力資源肯定不及首都豐富,但我相信這裡是一個有越來越多魚的大池塘,而不是魚的數量大於池塘規模,在這裡可以看到未來的發展潛能。”

看准新山创业潜能,青年回流盼成养分
人們睡醒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因此李雪亮希望將辦公空間打造成更活潑、靈活及讓人有衝勁去上班的地方。
堅持一步一腳印打造

創業初期只是一位無名小卒,也是最需要資源的時候,要如何叫別人相信你?

李雪亮認為,不論是資金、營銷策劃、客戶群資源,其實都需要一步一腳印慢慢打造,但這也是最容易出現放棄念頭的過程。

不過,他當時只有秉持一種想法,那就是繼續堅持下去,這些資源都會漸漸積少成多,並讓他得以在業界立足。

“創業成功唯一的捷徑是努力,真正把心思和經歷放在創業的產品、服務和理念上。”

李雪亮目前經營的共享空間辦公室,原是由他與2名合夥人共同創辦,但在創辦一年多後其中2人決定離開,當時他曾遲疑是否應繼續經營下去。

然而,當時的他相信這個領域成長的可能性、相信自己的熱忱,也相信改變每名上班族的工作素質,是他想要完成的一項使命,這才找到了讓他堅持下去的動力。

共享空間辦公室兼容性高
任何企業適合作創業起點

共享空間辦公室的兼容性高,任何企業都能將這個空間作為創業的起點。

“青年創業在新山”系列的受訪創業人,他們來自餐飲業、科技初創公司、電商學院、室內設計與資源及案源分享平臺、公關行銷公司、數碼營銷公司、跑腿公司等領域,都曾是或現今仍是這家共享空間辦公室的租戶。

對李雪亮來說,共享空間辦公室可以共享的資源已超越空間,創業經驗就是其中一件可共享的資源,而這件事的發生也會是雙向進行的。

“自己沒有走過的道路,你不會相信它是行不通的,也不相信會在路上摔跤,因此許多人都堅持自己走過,才會相信原來這件事行不通。”

看准新山创业潜能,青年回流盼成养分
共享空間辦公室的兼容性高,任何企業都能將這個空間作為創業的起點。
與創業人培養默契與信任

通過與共享空間的創業人長時間相處,進而漸漸培養默契與信任,讓他更願意相信對方所分享的失敗經歷並非無中生有,而是坦然吸取相關建議,成為未來的養分。

李雪亮指出,他始終相信新山是一座美麗的城市,也希望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能夠因為共享空間辦公室的存在,而變得更有意義且密切。

他也希望,未來會有更多人才迴流新山,親身參與建立這座城市的過程,而不是建竣後才回流,對他來說,攀爬的過程才是別具意義的。

曾華傑(物流跑腿公司總監):
新山創業成長空間待發掘

對許多新山人來說,到一水之隔的新加坡賺取貨幣匯率較高的收入,彷彿是合情合理的一種追求,但如此的生活方式並非人人都能適應。

物流跑腿公司總監曾華傑(36歲)曾經也是上述人群的一份子,從寬柔中學畢業後就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升造,接著在當地打工3年,才意識到本身更向往創業。

看准新山创业潜能,青年回流盼成养分
曾華傑:新山尚有許多創業機會和成長空間待發掘。

“我發現自己難以在打工這條路上做出一番成績,也可能是個性無法適應大企業的環境,因此當時就決定辭職,並在新加坡創業。”

相較於在新加坡人口較為密集的生活方式,他更需要的空間,也因為成家後想要回到家鄉過安定的生活,他在新加坡創業一年後,就回到新山開設物流跑腿公司。

他說,在新山創業的優勢不外乎是這裡的環境伸縮性相對高,沒有諸多限制,也不需要資本雄厚,尚有許多創業機會和成長空間待發掘。

看准新山创业潜能,青年回流盼成养分
曾華傑原本計劃創辦物流公司,給母親當作業餘生意經營,但隨著工作越來越繁雜,他才接手經營。
看准新山创业潜能,青年回流盼成养分
曾華傑一開始對物流領域缺乏理解,瞭解後才知道除了送貨,也需要掌握客戶貨倉的工作流程。

 
創業初期判斷錯誤
親手經營優化系統更完善

對物流業一知半解的曾華傑,設立這家公司原是想要給母親當作業餘生意經營,但隨著工作內容比想象中繁雜許多,母親也應付不來,他才親自接手經營,並設法優化系統使其變得更加完善。

看准新山创业潜能,青年回流盼成养分
曾在新加坡念大學及打工,曾華傑意識到自己比較嚮往有空間感的工作環境,因此選擇回到新山創業。
第7年仍在改進路上

曾華傑坦言,運輸是一個非常繁雜且冗長的程序,他需要做的還包括瞭解客戶貨倉的工作流程,並優化送貨順序、速度、人力安排,設法提高市場佔有率,即便已經來到第7年,他依然在改進的路上。

創業初期最常見的挑戰,不外乎找不到客戶、現金流問題,但曾華傑面對的挑戰則是對物流領域缺乏瞭解,導致他進入行業誤區,判斷錯誤。

看准新山创业潜能,青年回流盼成养分
物流領域的作業程序繁雜,曾華傑不滿足於現狀,持續改進系統。

“一般思考順序是線型的,意即根據邏輯按部就班來做好一件事,但做生意必須採用逆向的思考模式,先瞄準目標群體,才倒退去思考如何成交的策略。”

創業初期,他所規劃的生意策略看似可觀,且當時市場上也有相關需求,但問題就出在針對錯誤的目標群體,忽略了市場規模的問題。

曾華傑表示,他曾耗費頗大的心力,嘗試推出即時運送汽車零件的服務,但這類高成本服務與市場的接納程度不相符,也需要動用大量人力,導致這項計劃最終無法成型,只能忍痛結束。

不過,在汲取教訓之餘,他也得以從中與客戶保持良好關係,偶然客戶有需求時依然會與他聯繫。

“這個無法成型的計劃,讓我領悟到創業必須瞭解自己想要專注的點和強項是什麼,是否要多點探索,還是單點突破?”

看准新山创业潜能,青年回流盼成养分
曾華傑說,在新山創業的優勢不外乎是這裡的環境伸縮性相對高,沒有諸多限制。
無法解決問題曾想放棄
親友支持最重要

“我猜大部分創業人都有想過要放棄,因為無法解決問題。”

曾華傑第一次出現這個念頭,是發生在2017年,當時因為面臨許多無法解決的問題,也懷疑他的經營方向是否有前景。

他坦言,當時身邊親友的支持對他來說很重要,尤其來到瓶頸或遇上盲點,站在十字路口無法判斷對的方向時,身邊人從情感上的支持,能幫助他更好地轉化負面的情緒。

看准新山创业潜能,青年回流盼成养分
早年靠著摩托車和貨車運送貨物,如今業務規模逐漸擴大,需要使用大型羅裡,貨車已甚少派上用場。

“當事人在當下根本無法看清所謂的盲點,惟有從盡頭回放才能曉得。”

他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和切入點,他遇上的“貴人”不是盲目地鼓勵,而是理性剖析,幫助他揭開盲點、磨去菱角,以更清晰的思路做出決定。

★下期預告★

冠病疫情不是創業的絆腳石,他們不想低迷景象低頭,而是選擇逆流而上,開闢另一片屬於自己的森林。

兩位分別闖蕩公關行銷及數碼營銷行業的青年創業人,他們是如何在疫情中出類拔萃,把危機化為轉機,成功在市場上站穩腳步邁進?下期揭曉。

《新山眼》的內容,將同時在報紙和社交媒體推出。

各位讀者可至“大柔佛社區報”的官方優管頻道(YouTube),同步追蹤《新山眼》。

歡迎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讀者,點擊以下鏈接訂閱本報官方優管頻道(https://bit.ly/3zaWUBC)。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