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小框框一写12年,每年一到中秋 ,就想借题发挥。往年总被其他课题分散注意力,今年终于如愿。
第一次买月饼,印象中只有豆沙和莲蓉两种口味。因父亲之令,饼家步行5分钟可到,每粒块半钱左右吧。初期没蛋黄之类的,咬到瓜子就很开心。后来才出现单黄和双黄。
ADVERTISEMENT
包装简约,4粒卷成一筒。白纸包装,贴上一张大红招纸,店名"永珍"。小时家境还可以,会买一卷卷的,盒庄出现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父亲有时会交代买"五仁"或"金腿"。这个只有他爱吃,小孩嫌太硬有怪味。尤其金腿,会咬到肥肉,感觉恶心。总之这是大人吃的,小孩动都不动。就像大人吃月饼配茶,小孩就配汽水。没有汽水,也要把茶加满冰块才甘愿。
再后来,先来冰皮和酥皮,还有“上海月饼”。敢和你打赌一罗里月饼,上海人没看过这种月饼!再变本加厉,什么巧克力冰淇淋月饼都来了,这只能算甜品吧?总之恭喜行销手法成功。再走火入魔,还有鲍鱼乾贝来提高售价。
玩包装,已是这十年来的事了。什么花样都有,尤其酒店,价格令人咋舌。别说什么成本高昂,上星期在首都比较平民的夜市场看到一盒4粒,不过十八元,算是合理。一般著名餐馆的,4粒已过百。
这两年欣见比较清新的包装和文案,不再一味走奢华。只是不能接受某品牌,自以为是的以港式粤语文案炫酷。这种"文化",已是上世纪无线电视称霸的"租带"时代了吧?今天就算追剧,都看普通话的《雪山飞狐》了。其实很也公平:撰稿人自爽自嗨,老板满意付稿费,消费人看不看得懂,都不重要了。
已少吃月饼多年,除非应酬,绝不会买。好吃吗?大家心里有数。买一盒酒店月饼的价钱,可以买到一瓶很好的日本清酒。
除非是五仁或金腿。那才是月饼。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