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泉,文化人,今年高齡94歲,美術教育工作者,藝術創作多元化,無論油畫、水彩畫、書法及雕刻,造詣極探。
2019年9月1日,在各友好及親人協力合作下,在南方大學學院丹斯里張愈昌文物與藝術館,為他舉辦了一場名為《陳松泉鮐背藝術展》及自傳《我的長征路》推介禮,當天也是陳老90歲大壽。這是該館有史以來場面最盛大的一次。
ADVERTISEMENT
新山淡杯精神病院歷史悠久,望文生義,即知這是收容那一類病人。在2011年,新山淡杯精神病院遷往甘抜士,並更名作新山柏邁醫院。而淡杯的原址,也轉成政府單位的辦事處。
該院的英文名,據陳松泉提供的資料,原是Mental Hospital ,後來易名為Hospital Permai 。
據老淡杯唐嘉發說,過去華人一般俗稱她為“神經病院”,華文書寫為“瘋人院”。在多年前,正是在原埔來區國會議員,曾任新聞部長多年的拿督莫哈未拉末的建議下,改用Hospital Permai,華文譯為柏邁醫院。
陳老與該院的淵源,要追溯至80年前的1942年。那一年的1月31日,新山淪陷了,日寇佔領了整個馬來半島。新山華人被迫四出逃難,當時他們避難地點之一,就在淡杯精神病院內。
日前,陳老在受訪時說,他們一家人逃難後,先在士乃及古來等地躲躲藏藏,最後大夥兒一齊落戶到到精神病院內。他說,當時他年約11歲,眼前所見的醫院已空無一物。到處見到多是新山老城區相熟的人。
他接著說,他們在該避難所住的不是太久,隨後在日軍回去認屋的命令下,坐上他們備用的軍用羅裡回到新山市區。陳老可說是現今少數在80年前,曾到過這間早年人人稱為“神經病院”的人。
住在該院期間,陳老目睹或聽過了許多不可思議的事,之中兩件事發生在他的至親身上 他一一記載他的自傳裡。生與死,原來就在一線之間。
日軍是用誘騙方式籲請在精神病院避難的人,坐上他們軍車回去市區認屋。最初這些人大多凶多吉少,一去不回,被殺害後就被丟棄在原地。陳老的父親陳炳祥,以及新山已故華社領袖陳燕鳴的父親,也是陳老堂兄的陳狄松,竟陰差陽錯,雙雙僅在鬼門關上走一回,保住一命,情節離奇。
陳炳祥是因一貫辦事慢條斯理,走路也是一樣,眼看軍車要走了,他趕忙追上,然卻被一位兇巴巴的日軍阻止再往前走,就這樣拾回一命。陳狄松更不可思議,他已上了軍車,大概日軍看他的一身打扮,身上嗅不到銅臭味,不像商人,而把他趕了下來。
日治時期,日軍在精神病院內殺害千千萬萬在此避難的華人,其中一宗最慘絕人寰,當推陳合吉一家十九口命喪日軍屠刀下。
當時,陳合吉身任柔佛華僑公所副總理,新山賬籌會副主席,之前,是柔佛華僑公所至1936年的總理。他面對日軍對他施加多方威迫利誘,要他合作,但他都不為所動,最後日軍又施出一貫的手段,讓他們一家人上了羅裡,名堂是要回家認屋,卻被押去新山士姑來路,即新山中央醫院(新山蘇丹後阿米娜醫院)前的海邊秘密屠殺。
至1945年8月15日,日軍無條件投降後,這個海邊的遺骸被發現挖掘,最後埋葬在新山哥文茶華僑殉難公墓內,成為新山抗日史上最悲慘的一章。
日軍在淡杯精神病院內幹下另一滔天大罪行,就是殺害該院院長Dr L.D.Peri Ban及醫生Dr L.Lethen。日軍是基於他們收留了難民在院避難,並分發食給他們,而先後把他們殺掉。
戰後,院方與居民為他們立碑紀念。碑文現今完好的保留著。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