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13日訊)在新山紗玉河的左岸,有一排歷經滄桑風雨的店屋和電影院,總是喚起人們漸行漸遠的記憶,而隨著城市復興的努力毅然啟動,這些老建築物也煥發新的生命,彷彿撫平了歲月鑄刻的痕跡。
Think City展示古蹟維護正確方式
城市復興組織Think City在2016年來到新山後,與新山市政廳攜手在紗玉街展開試驗性的復新老建築物項目,通過復新紗玉街老店的門面,向公眾展示古蹟維護的正確方式與成果。
ADVERTISEMENT
這項“紗玉街門面復新計劃”涵蓋7間老店和一棟百老匯電影院(Broadway Theatre),於2018年完成後,不但最大程度還原了建築物的原始風貌,也讓大家重新發現這些老建築物的美。
可惜的是,不久之後新山的經濟活動就被冠病疫情重創,這些老店的命運再次被改寫,曾是新山市中心碩果僅存的獨立式電影院的百老匯電影院,也似已悄悄熄燈。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在〈新山眼〉“老城建築復新之路”系列的第二個單元,將帶讀者前往紗玉街,一起回顧紗玉街老店復新的過程。
顏禕紝:復新紗玉街老店成果大
紗玉河是新山的“母親河”,在紗玉河左岸具有百年曆史的紗玉街(Jalan Segget),聳立著許多老店,見證了新山這座城市的變化與發展。
Think City城市力學經理顏禕紝表示,選擇紗玉街老店作為城市復興計劃首階段的重點項目,除了可與紗玉河美化工程相輔相成,也因該地點靠近遊客熙來攘往處,能見度較高,可以讓復新成果取得最大化的影響力。
“我們希望能向公眾展示維護古蹟的好處,而在新山老城區的舊店屋當中,紗玉街老店和百老匯電影院是最具代表性的,且蘊含深厚的歷史與文化特色。”
他說,百老匯電影院在當時是新山市中心唯一一家設立在商場以外的傳統戲院,主要放映淡米爾片,然而,該戲院在疫情過後已不再營業。
他透露,Think City與新山市政廳及復新專家合作,對紗玉街老店和百匯電影院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並在不影響當地商家營業的情況下,展開門面復新工程。
“整個工程耗時約3到5個月,在復新工程進行期間,所有店家都照常營業。”
他提到,紗玉街老店其中一個店家也響應Think City的城市復興計劃,申請補助金復新了老店屋頂,他希望接下來能進一步提高大眾對於復新老建築物的醒覺。
卡瑪魯丁:建築設計著重功能性
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馬來西亞分會認證的文化遺產保存師(conservator)卡瑪魯丁,曾參與檳城、馬六甲及多個地方的古蹟修繕項目,他在2017年應Think City的邀請,參與了新山紗玉街門面復新計劃。
談起新山市中心老建築物的特色,卡瑪魯丁表示,相比於馬六甲或檳城喬治市的老店,新山老城區的店屋特色在於每一排的數量較短,而建築設計也趨向功能性。
“新山市中心的老店屬於早期店屋(early shophouses),演變至較簡單的實用(utilitarian)風格,進入早期現代風格後,才出現比較豐富的元素,譬如陽臺和柱子。”
他舉例,檳城喬治市的老店在過去不只是做生意的地方,也是商家的住宅,因此門面經常出現顯著的裝飾,以彰顯商人的身分地位。
他進一步指出,來到新山老城區,紗玉河是新山早年的經濟命脈,沿著紗玉河而建的建築物多以商業活動為主,少有人把這些店屋也當作住宅,因此建築設計著重於店屋的實用性。
他透露,紗玉街老店復新計劃的研究報告耗時約2個月的時間,研究顯示,7間店屋與角頭的電影院是在同一時期建設的,前者屬於實用建築風格,後者則也融入藝術裝飾。
百老匯電影院
米白外牆取代鮮豔外觀
紗玉街的7間老店在復新之前,原本是毫不起眼的一排老店,斑駁褪色的招牌、色彩各異的外牆,處處顯露出年代更迭的觀感。
經過一番復新老建築物的努力,如今的紗玉街老店已迎來煥然一新的門面,黃白相間的建築物外觀與拱形陽臺相映成畫,散發出濃濃的古典藝術風格,帶動了這些古蹟的生命力。
在復新工作展開前,百老匯電影院的建築物外觀,以鮮豔搶眼的配色為主,經過改造後,則是以米白色調的外牆取代,並保留了建築物壁面藝術裝飾的細節。
卡瑪魯丁受訪時指出,紗玉街老店的建築風格屬於早期現代(early modern),據他的研究,這排老店的陽臺、拱形門面、柱廊(colonnade)與柱頭,都是早期現代獨有的建築特色。
“這裡每間店屋都有自已的陽臺,在其他地方非常少見,因此我們儘可能還原這個部分。”
說服商家同意復新老店
他說,為了重現紗玉街老店的原始風貌,他除了對建築結構進行研究,還必須說服商家同意復新老店門面。
卡瑪魯丁表示,復新古蹟的工作可以分為兩個種類,一種是復新私人建築物,另一種則是公共或政府建築物,而前者的難度更高。
他透露,復新紗玉街老店的挑戰在於他和Think City團隊必須在不干擾店家營業的前提下,完成復新工程,並爭取到業主認同復新計劃可以賦予這些老建築物更多價值,令商家受益。
“進行這類復新工作必須事先有完善的計劃,包括所需成本、時間和施工管理,過程中也必須逐一與業主接洽,瞭解什麼時候能夠動工或有哪些禁止進入的範圍。”
深入研究確保還原風貌
卡瑪魯丁表示,在紗玉街門面復新工作中,他們針對門面與屋頂進行了深入研究,以確保最大程度還原7間老店與電影院的風貌。
“我們從舊照片資料中發現,紗玉街老店原始的屋頂是有天窗(dormer window)的,因此其中一間老店也重現了這個設計。”
他也說,復新團隊參考了舊時的照片,再透過牆壁內部一層又一層的油漆,鑑定建築物的原始外牆面貌,才能夠還原紗玉街老店門面的早年色彩。
他表示,復新古蹟與復新一整排老店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挑戰,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老店必會經歷一些改造,而最重要的是懂得把珍貴的部分保存下來。
他認為,城市復興的好處是讓大眾能夠參與城市規劃的一部分,若從業主的角度來看,復新建築物也可以延長這些老店的生命力。
他希望在城市演變的過程中,大家都能意識到其實建築物或古蹟能夠不斷被賦予新的價值。
修繕過程儘量延長建築物壽命
要保護老建築物,事前功課有哪些?
卡瑪魯丁表示,許多歷史古蹟經過歲月的洗禮,都會面對不同程度的改造,大家在翻新或修繕的過程中,應儘可能延長建築物的壽命。
“當建築物上了年紀,如果只是一味地為牆壁蓋上一層又一層的水泥,地底下的溼氣會在封閉的空間裡無法有效蒸發,久而久之牆壁就會變得脆弱。”
牆磚暴露讓建築結構更穩定
他說,業主必須懂得正確保護建築物的方式,適當地添加保護層,或是讓牆磚暴露出來,才能讓整體建築結構更加穩定。
詢及在復新老建築物的過程中,是否難以找到舊時的建築材料,卡瑪魯丁則說其實不然。
“舉例來說,新山老城區店屋屋頂所採用的‘Peranakan V’V型屋瓦到了現在仍然可以找到,只是已經從手工製作改為工業生產,原有的設計也進行了改良。”
此外,他也舉例,許多古老的建築物是沒有天花板的,從建築物內部即直通屋頂,但現代大部分建築物都有加蓋一層天花板,但其實原始的屋頂設計就已十分通風。
★下期預告★
建於英殖民時期前的老店屋保留至今,新山羅咪街(Jalan Dhoby)、彭亨街(Jalan Pahang)和陳旭年街的老店屋,各有著與現代建築不一樣的建築特色,相信與當時的建築取材和供應有關。
在進行百年老店屋整修時,想要在不破壞原貌並加以發揮的情況下,使缺點變為賣點,更是考驗團隊人員的功夫與心思。
《新山眼》的內容,將同時在報紙和社交媒體推出。
各位讀者可至“大柔佛社區報”的官方優管頻道(YouTube),同步追蹤《新山眼》。
歡迎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讀者,點擊以下鏈接訂閱本報官方優管頻道(https://bit.ly/3zaWUBC)。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