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4月1日國門重開,邊界開放後,人民生活開始恢復正常,各行各業也開始運行,這似乎是美好的事情,卻逐漸形成環境的汙染和破壞。
在我負責的古來市議會第21區加拉巴沙威,俗稱26壁的客家新村因保有新村原有的特色與風貌,客家美食和壁畫街吸引無數的各地遊客到訪。
ADVERTISEMENT
而在上個週末更吸引約680位新加坡遊客慕名而來,讓久違了的景點和食肆人滿為患,為當地的商家迎來疫情後的豐收。
然而當商家和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生活水平經濟漸漸地提升,商業活動發展高效率的回升後,卻忽略了一些環保問題。
當地的衛生及環境破壞程度加劇,我們發現沙威巴剎後巷馬路邊堆滿許多塑料袋、飯盒及喝完的飲料罐被丟棄在這裡,堆積如山的垃圾迎來蛇蟲鼠蟻。
有人索性放火焚燒以圖解決垃圾過多的問題,殊不知此舉將造成嚴重環境汙染,危害人民的健康。
行管令解放後,逢週末和假日,許多旅遊巴士到來並停留在彈丸小鎮造成交通堵塞。
有的巴士司機將巴士停泊在住宅處等候遊客回返而不把巴士引擎關掉,而等待的時間接近2到3個小時,巴士排放2氧化碳吹向住家處汙染環境,危害市民的健康。
那麼,該怎樣才能解決垃圾亂拋的問題呢?我認為首先是要處理垃圾過多的問題,商家們可以減少使用塑料袋並,換成環保袋及鼓勵遊客使用環保餐具(減少使用一次性的杯子,筷子和餐具),即省成本有環保!
接下來,遊客出門旅遊或購物時,自己攜帶環保袋,無論是免費或付費的塑料袋都減少使用。如此一來,商家就不會因為要處理垃圾的費用提高而隨意丟棄垃圾。
當然,人民的健康和衛生意識也要提高才能杜絕垃圾亂拋的問題,並不能單靠執法人員去監督和維護。
關於交通堵塞問題,旅遊業者及商家必須配合,控制好遊客的人數,避免遊客同時集中出遊或盲目出遊。
為此,旅遊業者應該開發其他形式的旅遊方式,如一日遊、美食遊、體驗遊及獎勵遊等讓旅客的出遊計劃、方式、時間的選擇更加多元,從而達到從空間上分散旅遊的高峰時間,人流及車流量等目的。
市政府方面當然也責無旁貸的加強旅遊交通硬體建設如規劃好交通規則,增設可以容納更多旅遊停車位以舒緩交通堵塞問題。
再來,旅遊部門需制定制度及規劃好旅遊時間和路線,避免因週末及假期期間,由於旅客及車輛過多而造成道路交通繁忙問題。
更多報道,請留意星洲日報、星洲網。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百格视频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