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坡今年1月份獲頒2022年至2024年度東協最乾淨的旅遊城市,這是麻坡第二次榮獲此榮譽。
在麻坡市議會的月常會議上,固體廢料管理機構都會給予最新的報告,而垃圾問題一直都是無止境的民生課題。
ADVERTISEMENT
垃圾一般是指廢棄物,但在科技輔助下,許多垃圾可搖身變成“黃金”。垃圾回收是近20年來新興的行業,感謝這行業的興起,讓部分垃圾可再循環使用,為這地球環保盡一份力。
大馬平均每天生產4萬噸垃圾,自2016年落實垃圾分類以來,柔州垃圾回收率僅約20%,與回收率高達65.6%的德國相比,差距非常大。垃圾處理的類型一般包括回收、堆肥、填埋、焚燒、清潔填充處理和土壤處理這六種方法;而回收和填埋是我國普遍的處理法,因此,政府推行的垃圾源頭分類,可避免部分可回收物直接被填埋。
麻坡地方政府每月支付約80萬令吉的垃圾清理費給固體廢料管理機構。麻坡地區的垃圾原本是運往巴口垃圾填埋場,但因過度飽和,該垃圾場在2021年2月關閉,但替代的垃圾轉運站卻因沒通過環境評估報告而無法運作。
在此情況下,麻坡的垃圾只能載到昔縣巫羅加什的垃圾填埋場,由於路途遙遠,造成運輸面對問題。
市議會也發現非法垃圾近期有增加的趨勢,這與巴口垃圾場關閉有一定的關係,因為不負責任的商家或垃圾承包商,嫌棄昔縣巫羅加什垃圾場太遠,就把垃圾隨處丟棄。
根據2007固體廢料及公共衛生法令,違例者可被罰1萬令吉至10萬令吉,或監禁6個月至5年,或兩者兼施。在此,要呼籲所有民眾及商家別以身試法,以免後悔莫及。
政府曾在國內數個地點設立垃圾焚化爐,如金馬倫,但因各種因素無法順利運作,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焚化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氣體會影響人民的健康,另一個原因是民眾在垃圾分類處理上不夠成熟,無法有效區分可燃燒和不可燃燒物,造成垃圾無法很好地被焚化。
日益劇增的垃圾量,造成很多垃圾填埋場不勝負荷,民眾迫切需要提升垃圾分類意識。許多國家或地區如德國、臺灣和日本,民眾的垃圾分類工作做得非常好,細緻連塑料瓶的瓶蓋和標籤都會分開回收,也會把容器先清洗乾淨,不留下任何異物。
要全民達致這樣的標準,就需從小培養垃圾分類的習慣。
更多報道,請留意星洲日報、星洲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