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新山眼

|
发布: 3:28pm 25/06/2022

辣沙

柔佛辣沙

手抓

意大利面条

宫廷

辣沙

柔佛辣沙

手抓

意大利面条

宫廷

【新山眼】宫廷料理传入民间 “手抓”辣沙融合东西文化(第三集单元4)

报道:翁洁莹
摄影:陆家明、录影:林添喜
王室料理传民间 ,柔佛独有“手抓”辣沙融合东西文化
传统的巫裔同胞会用手抓吃柔佛辣沙。

(新山25日讯)可以“”的,你品尝过吗?柔佛州独有的(Laksa Johor)从流传到民间,如今更是受到各族同胞欢迎。虽然年轻一代未必了解柔佛辣沙的历史,但这道融合了马来与西方文化特色的料理,绝对是到访新山不可错过的辣沙之一。

ADVERTISEMENT

新山乃至南马一带的辣沙,多以浓浓南洋风味的华人辣沙著称,而“柔佛辣沙”则是在巫裔社群里遍地开花,许多爱吃马来传统美食的饕客,对它并不陌生。

王室料理传民间 ,柔佛独有“手抓”辣沙融合东西文化
传统柔佛辣沙的配料包括豆芽、黄瓜丝、洋葱、菜脯、酸甘、辣沙叶和叁巴峇拉煎。

柔佛辣沙的特色在于其使用的是,辣沙酱汁也较为浓稠,不但类似西餐的肉酱意大利面,也迎合马来传统用手抓吃的文化。

在〈新山眼〉“新山美食:辣沙哪一味”系列的最后一个单元,我们走访位于新山福林园的Dann’s餐厅,一起了解柔佛辣沙背后的故事。

王室料理传民间 ,柔佛独有“手抓”辣沙融合东西文化
柔佛州独有的柔佛辣沙(Laksa Johor)是一道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并且融合马来与西方文化特色的料理。
迄今已有120年历史

柔佛辣沙起源于19世纪末,至今已有超过120年的历史。

根据资料,“柔佛现代之父”已故柔佛苏丹阿布峇卡在19世纪末前往意大利旅游时,在当地品尝了肉酱意大利面,爱上这道料理;回国后,他便要求柔佛王室御厨烹煮意大利面条,并且加入本土元素,自此诞生了这道柔佛独有的美食。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道宫廷菜肴也流传到民间,许多官方宴会或友族婚宴上,都能见到其踪影。

王室料理传民间 ,柔佛独有“手抓”辣沙融合东西文化
柔佛辣沙的汤底由鱼肉混合多种食材和香料制成。

如今,很多马来餐厅都有售卖柔佛辣沙,每逢开斋节,巫裔家家户户也会烹煮这道传统美食。

值得一提的是,柔佛辣沙不仅是人民爱吃的美食,早在2016年,柔州政府就已同意将其列入宪报,让柔佛辣沙成为州文化美食(Heritage Dishes)的代表,将之发扬光大。

王室料理传民间 ,柔佛独有“手抓”辣沙融合东西文化
许多爱吃马来传统美食的饕客,对柔佛辣沙并不陌生。
纳奇:母亲家族曾任王室帮厨

Dann’s餐厅业者莫哈末纳奇(31岁)受访时说,他的父亲在2007年开设该家售卖道地美食的餐厅,除了黄姜饭、米暹湿,柔佛辣沙也是这里的招牌之一。

他透露,其母亲阿兹扎的家族成员早年曾为柔佛王室工作,也有一些亲戚负责厨房事务,因此才把这道宫廷料理的做法代代传承下来。

王室料理传民间 ,柔佛独有“手抓”辣沙融合东西文化
莫哈末纳奇的母亲阿兹扎(左)的家族早年曾为柔佛王室工作,因而把这道宫廷料理的做法代代传承下来。

“新山虽然有不少地方都可以吃到这道料理,但正宗的柔佛辣沙比较少见,相比之下,马来家庭自制的柔佛辣沙会保留更多传统特色。”

莫哈末纳奇的父亲嘉玛鲁丁在今年1月逝世,目前他接手和母亲一起打理餐厅生意。

王室料理传民间 ,柔佛独有“手抓”辣沙融合东西文化
柔佛辣沙的准备工序既繁琐又耗时,单是辣沙酱汁就要熬煮4到6个小时,食材处理工作更是要花上一天的时间。
柔佛辣沙只用意大利面条

柔佛辣沙的主食是意大利面条,配料包括豆芽、黄瓜丝、洋葱、菜脯、酸甘、辣沙叶和叁巴峇拉煎。

在品尝辣沙前,先挤上酸甘汁,再把辣沙酱和面条搅拌均匀,就可以享用香喷喷、口感丰富的道地柔佛辣沙。

莫哈末纳奇说,传统的巫裔同胞会用手抓吃柔佛辣沙,不过,由于其餐厅顾客以华裔为主,因此为了迎合大众口味,他们的辣沙酱会比较多汁。

王室料理传民间 ,柔佛独有“手抓”辣沙融合东西文化
柔佛辣沙采用不是一般辣沙常见的黄面、米粉或其它粉类,而是意大利面条。

“柔佛辣沙只可以使用意大利面条,不可以换成黄面、米粉或其他粉类,一般上,我们会把面条趁热摆好在盘里,每份面条可以摆出类似‘8’的形状。”

他也强调,原始的柔佛辣沙只有上述配料,如今一些餐厅会在辣沙加入水煮蛋、长豆、豆腐或火炬姜花(Bunga Kantan)等,保留初始风貌的柔佛辣沙已越来越少见。

王室料理传民间 ,柔佛独有“手抓”辣沙融合东西文化
柔佛辣沙的酱汁较为浓稠,与西式肉酱意大利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辣沙酱汁熬煮4到6小时
食材处理耗时一天

柔佛辣沙的准备工序既繁琐又耗时,单是辣沙酱汁就要熬煮4到6个小时,食材处理工作更是要花上一天的时间。

莫哈末纳奇说,他主要使用马鲛鱼(Ikan Tenggiri)烹煮辣沙酱,先把鱼煮熟,接着剥掉鱼皮、把鱼肉和鱼骨分离再混合搅拌,再加入洋葱、姜、蒜、虾米、辣椒干及其它香料一起煮成酱汁。

一次处理30公斤鱼

“我们通常一次会处理30公斤的鱼,因为过程太耗时,每星期只有一天会制作酱汁,再分装冷冻,要售卖的当天才加入新鲜的椰浆煮成辣沙酱。”

王室料理传民间 ,柔佛独有“手抓”辣沙融合东西文化
店家选用马鲛鱼(Ikan Tenggiri)烹煮辣沙酱。

他指出,柔佛辣沙在传统上会使用马鲛鱼或西刀鱼(Ikan Parang),但是后者的鱼刺更多,准备工序会更复杂;也有一些人是采用甘榜鱼(Ikan Kembung)。

他透露,该餐厅一天通常只售卖30到40碗柔佛辣沙,如果有饕客想品尝“高级版”即以西刀鱼煮成的柔佛辣沙,则必须先打电话到餐厅预定。

王室料理传民间 ,柔佛独有“手抓”辣沙融合东西文化
莫哈末纳奇的父亲在2007年开设售卖道地美食的Dann’s餐厅,其顾客群以华裔居多。
莫哈末纳奇:年轻人不了解传统美食

莫哈末纳奇受访时坦言,大马有很多美食是各种不同文化的交融,但很多年轻人对传统美食的渊源并不了解,也不懂其特别之处。

他举例,马来西亚、印度和阿富汗都有黄姜饭(Nasi Briyani)这道料理,因为其父亲是阿富汗人,其餐厅烹煮的黄姜饭就结合了阿富汗与马来式特色。

王室料理传民间 ,柔佛独有“手抓”辣沙融合东西文化
莫哈末纳奇:年轻一代对柔佛辣沙的历史渊源并不了解。

莫哈末纳奇说,对新山人来说,柔佛辣沙不是一道稀有的料理,但要把传统延续下去并不容易。

“柔佛辣沙虽然已经演变成一道平民化的道地美食,但是它的文化传统也正在流失当中,大多数年轻人不懂得如何烹煮这道菜。”

王室料理传民间 ,柔佛独有“手抓”辣沙融合东西文化
店家每星期只有一天会制作酱汁,再分装冷冻,要售卖的当天才加入新鲜的椰浆煮成辣沙酱。
黎菲菲:辣沙汤汁浓稠有特色

华裔食客黎菲菲受访时指出,柔佛辣沙采用的是意大利面条,与一般的辣沙有很大的不同。

“我蛮常吃马来美食及光顾这家餐厅,也会喜欢吃柔佛辣沙,它的辣沙汤汁特别浓稠,很有特色。”

王室料理传民间 ,柔佛独有“手抓”辣沙融合东西文化
黎菲菲:柔佛辣沙很有特色。
阿兹林:手作酱汁保留传统味道

另一名友族食客莫哈末阿兹林(50岁,经理)告诉记者,Dann’s餐厅所售卖的柔佛辣沙,其特色之处在于酱汁保留了传统味道,且是手工制作。

“在新山,我们经常可以吃到柔佛辣沙,这算是柔佛的一道特色美食,我认为年轻人也应该多多尝试。”

他指出,每逢开斋节及哈芝节,他的妻子也会烹煮柔佛辣沙,因此这道佳肴可说是佳节不可少的料理。

王室料理传民间 ,柔佛独有“手抓”辣沙融合东西文化
莫哈末阿兹林:Dann’s餐厅所售卖的柔佛辣沙保留了传统味道。

《新山眼》的内容,将同时在报纸和社交媒体推出。

各位读者可至“大柔佛社区报”的官方优管频道(YouTube),同步追踪《新山眼》。

欢迎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读者,点击以下链接订阅本报官方优管频道(https://bit.ly/3zaWUBC) 。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