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生活,並非只有悠哉遊哉或無所事事,只要心中有所好,依舊能大發光彩,創造人生另一個高峰!
麻坡就有這麼一號人物,雖然自小接受英文教育,對中文的掌握能力非常有限,不過,秉著對中文書法的熱愛,他在退休後毅然投入書法領域,經過不斷地自修與學習,成為麻坡著名的書法家之一。
ADVERTISEMENT
這名自修成才,且會把所學所知融會貫通,作出一幅幅意義深遠的對聯,就是現年80歲的胡錦源。
從小對毛筆字感興趣
胡錦源在小學一年級曾同時接受華文與英文教育,之後因感到辛苦,就在父親安排下,從二年級開始了純英語教育,直到中學畢業。
儘管與華文教育“絕緣”,但因經商的父親常以毛筆記賬,令他從小就對毛筆寫字感興趣,父親也趁此教他用毛筆寫字。
“小學時的農曆新年前,我會寫‘新年快樂’、‘吉祥如意’等賀語,父親還把寫得不錯的字送給鄰居,一些鄰居會給我紅包,讓我高興不已。”
他對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披露,在受到鼓勵及讚賞後,對毛筆字越發感興趣,可惜的是,中學忙於課業,步入社會後忙於工作,他就再沒寫過春聯,但對中文書法的喜愛,已嵌入其骨子裡。
中五大膽報考中文過關
胡錦源就讀英校,自小在家中說廣東話,卻對中文彷彿有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就如他在中五的考試中,大膽報考中文併成功過關;而如今他也對詩詞頗有研究。
胡錦源披露,他在中五時,對地理及歷史科不感興趣,就乾脆與數個朋友一同報考華文,令老師驚訝及擔心不已。
“該考試就相當於如今的大馬教育文憑考試,老師擔心我們不及格,就要我們到中化中學上了數堂中文課,以應對考試。”
他笑稱,當時是因為在華語作文押對了題,所以才讓華文科及格了。
中學畢業後,他到啟智夜校中文班上了短暫的課程,之後進入師訓,成為馬來文及英文老師。
看電視臺加強中文掌握
胡錦源說得一口流利華語,他把這歸功於在新山任教時,常收看新加坡中文電視臺有關;對中文的掌握,要歸功於其老師——字典;若是揮毫能力,則是他通過自習、觀察、臨摹及請教得來。
胡錦源任教期間,因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加上工作忙碌,就把毛筆字擱置了數十年,直到55歲退休後,深埋心中對毛筆字的熱愛再次湧現,他也毅然加入麻坡藝術學會的書法組。
當時,書法組沒有老師教導,他通過觀察他人如何執筆與運筆等,再自行研究及請教他人,從而讓其字體達到更高水平。
深覺書法字非常有藝術性的他坦言,基於對書法的熱愛,他在學習過程中並未感到困難或有放棄的念頭,反而越寫越愛。
每當遇到不認識的字,他就會翻查字典,瞭解與掌握字的意思與運用,這也讓他的中文程度突飛猛進。
學會基本的執筆運筆後,他開始研究不同的字體,參考其他書法家的字,從而學會行書、行草、楷書及隸書等字體。
70歲加入詩社研究律詩
揮毫與詩詞、對聯常脫不了關係,因此,當胡錦源達到書法家境界後,就在70古來稀之齡,加入詩社開始學習詩詞創作。
他在詩社和社友們一同研究律詩,學習創作寫詩,以及當中的格律等詩性。
他披露,詩社每兩週雅集一次,出席者會分享所寫的詩詞,與大家互相研究,從中提升自己的造詣。
胡錦源在1年多前接獲麻坡中化中學的邀請,舉辦“胡錦源冠首聯義賣展”時,就曾感到猶豫,擔心無法勝任,畢竟除了揮毫外,還要以認購者的名字創作詩詞。
一年創作與揮毫逾80幅冠首聯
不過,他最終接下挑戰,以約一年的時間創作與揮毫逾80幅冠首聯,並最終在今年5月份成功完成展覽;這當中除了他殫精竭力的創作,有的是和詩社社友們討論的成果。
除此了義展,胡錦源曾辦過2次個展,也應邀到小學開辦授課,為推廣中華文化藝術盡一份力。
他認為,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如今喜歡書法的人已不多,因此,他希望華校也能共同努力,傳承屬於中華文化瑰寶之一的書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