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生活,并非只有悠哉游哉或无所事事,只要心中有所好,依旧能大发光彩,创造人生另一个高峰!
麻坡就有这么一号人物,虽然自小接受英文教育,对中文的掌握能力非常有限,不过,秉着对中文书法的热爱,他在退休后毅然投入书法领域,经过不断地自修与学习,成为麻坡著名的书法家之一。
ADVERTISEMENT
这名自修成才,且会把所学所知融会贯通,作出一幅幅意义深远的对联,就是现年80岁的胡锦源。
从小对毛笔字感兴趣
胡锦源在小学一年级曾同时接受华文与英文教育,之后因感到辛苦,就在父亲安排下,从二年级开始了纯英语教育,直到中学毕业。
尽管与华文教育“绝缘”,但因经商的父亲常以毛笔记账,令他从小就对毛笔写字感兴趣,父亲也趁此教他用毛笔写字。
“小学时的农历新年前,我会写‘新年快乐’、‘吉祥如意’等贺语,父亲还把写得不错的字送给邻居,一些邻居会给我红包,让我高兴不已。”
他对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披露,在受到鼓励及赞赏后,对毛笔字越发感兴趣,可惜的是,中学忙于课业,步入社会后忙于工作,他就再没写过春联,但对中文书法的喜爱,已嵌入其骨子里。
中五大胆报考中文过关
胡锦源就读英校,自小在家中说广东话,却对中文仿佛有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就如他在中五的考试中,大胆报考中文并成功过关;而如今他也对诗词颇有研究。
胡锦源披露,他在中五时,对地理及历史科不感兴趣,就干脆与数个朋友一同报考华文,令老师惊讶及担心不已。
“该考试就相当于如今的大马教育文凭考试,老师担心我们不及格,就要我们到中化中学上了数堂中文课,以应对考试。”
他笑称,当时是因为在华语作文押对了题,所以才让华文科及格了。
中学毕业后,他到启智夜校中文班上了短暂的课程,之后进入师训,成为马来文及英文老师。
看电视台加强中文掌握
胡锦源说得一口流利华语,他把这归功于在新山任教时,常收看新加坡中文电视台有关;对中文的掌握,要归功于其老师——字典;若是挥毫能力,则是他通过自习、观察、临摹及请教得来。
胡锦源任教期间,因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加上工作忙碌,就把毛笔字搁置了数十年,直到55岁退休后,深埋心中对毛笔字的热爱再次涌现,他也毅然加入麻坡艺术学会的书法组。
当时,书法组没有老师教导,他通过观察他人如何执笔与运笔等,再自行研究及请教他人,从而让其字体达到更高水平。
深觉书法字非常有艺术性的他坦言,基于对书法的热爱,他在学习过程中并未感到困难或有放弃的念头,反而越写越爱。
每当遇到不认识的字,他就会翻查字典,了解与掌握字的意思与运用,这也让他的中文程度突飞猛进。
学会基本的执笔运笔后,他开始研究不同的字体,参考其他书法家的字,从而学会行书、行草、楷书及隶书等字体。
70岁加入诗社研究律诗
挥毫与诗词、对联常脱不了关系,因此,当胡锦源达到书法家境界后,就在70古来稀之龄,加入诗社开始学习诗词创作。
他在诗社和社友们一同研究律诗,学习创作写诗,以及当中的格律等诗性。
他披露,诗社每两周雅集一次,出席者会分享所写的诗词,与大家互相研究,从中提升自己的造诣。
胡锦源在1年多前接获麻坡中化中学的邀请,举办“胡锦源冠首联义卖展”时,就曾感到犹豫,担心无法胜任,毕竟除了挥毫外,还要以认购者的名字创作诗词。
一年创作与挥毫逾80幅冠首联
不过,他最终接下挑战,以约一年的时间创作与挥毫逾80幅冠首联,并最终在今年5月份成功完成展览;这当中除了他殚精竭力的创作,有的是和诗社社友们讨论的成果。
除此了义展,胡锦源曾办过2次个展,也应邀到小学开办授课,为推广中华文化艺术尽一份力。
他认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今喜欢书法的人已不多,因此,他希望华校也能共同努力,传承属于中华文化瑰宝之一的书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